凤翔古称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战国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曾描述雍州之地:“黑水、西河惟雍州(区域),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等级),厥赋中下”。《战国策·秦策一》中称雍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时值四月,苹果花开。走进凤翔县范家寨镇凤范路两旁的果园中,只见苹果花竞相绽放,淡淡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果园深处,果农们正忙着为果树“疏”妆打扮。
苹果产业是凤翔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支撑产业。目前,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挂果13.5万亩,平均年产鲜果27万吨,实现产值14.9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凤翔苹果”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中国好苹果大赛金奖,连续四年荣登中国水果品牌价值榜。凤翔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凤翔县委书记王建民(左)县长王宏强(中)查看凤翔苹果产业发展情况
高端谋划重引领 大力扶持强支撑
2020年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凤翔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科学谋划、有条不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组织复工复产、春耕生产,实现两手抓、两不误。围绕打造“二县、一区、三基地”(二县: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县、全省畜牧产业示范县;一区:国家级现代化高标准万亩中药材示范园区;三基地:全省特色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全省花椒新兴产业基地、全省农业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高端优质苹果25万亩,设施蔬菜、中药材、花椒、鲜杂果“四个5万亩”,花卉、红薯“两个2万亩”的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目标。在聚力发展粮、果、畜、菜“四大产业”的同时,建设产业化扶贫项目均符合陕西省“3+x”产业发展规划布局,6大特色“X产业”种植规模实现新突破,全面形成名、特、优、新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加速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小康。
凤翔农业区海拔650-1200米,昼夜温差大,属暧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降雨量适中,属世界苹果生产最佳优生区。凤翔苹果“个大形美,色艳汁多、酸甜适口”,可谓水果中的“凤凰”。
凤翔苹果从1989年在全国苹果创优活动中荣获优质农产品奖到“秦冠苹果”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一路走来,果业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在全国市场享有美誉,2016年,在第二届中国果品流通年会上,荣获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30强县。2017年,“凤翔苹果”获农业农村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获省农业农村厅颁发“优秀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凤翔苹果”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再次蝉联金奖;201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在“中国好苹果”大赛中斩获金奖;在第4届中国果品品牌大会上再次蝉联全国果品价值榜。2019年果品区域品牌估值14.99亿元,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苹果总产达到23万吨,实现产值13.8亿元,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突破8000元。
凤翔百亩矮砧集约高效栽培苹果示范园
从2014年开始,凤翔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苹果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涵盖了育苗、建园、物资配套、绿色生产、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全面扶持。
5年来,累计投入苹果产业发展县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争取苹果产业建设项目支持3000万元,吸引商业投资超过1亿元。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合作组织、生产大户积极探索新型产业经营模式,释放生产活力,打造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共生共赢良性循环模式。
由具备实力的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将形成苹果生产-果品储藏-果园生态旅游-餐饮休闲等一体化多功能新型产业园,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
凤翔百亩矮砧集约高效栽培苹果示范园
目前,已建成百亩以上示范果园43个,流转土地总面积超过1万亩,其中在范家寨镇、田家庄镇、柳林镇、南指挥镇、糜杆桥镇等地全面开展了新型高标准示范园的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
此外,部分大型园区还探索出“园区+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即“大园区小业主”,由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农资供应、标准化管理,农户负责种植、日常管理,由园区依据市场价格进行分级分类收购,真正形成园区与农户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户生产与园区发展的完美融合,充分调动了果农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了农户收入。
凤翔汇峰农业、凤翔绿宝果业、陕西金苹果、金圣果业、雨嘉果业等大批果业企业在标准化建园、新品种引进、栽培模式引领、三产融合方面,成为全县未来果业产业发展新亮点。
优化品质走出去 宣传推介强品牌
“这样的苹果,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在第十二届亚洲果蔬博览会上,华润OIe精品超市的采购负责人在品尝了凤翔苹果后,当场对销售人员表示。
为全力打造苹果品牌,近三年来,凤翔县参加国内各类展会节会30多场次,组织20余家企业(合作社)参展参会,不断扩大凤翔苹果营销的“朋友圈”。
在第26届杨凌农高会上,“曹儒牌有机苹果”获得“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在第十二届亚洲果蔬博览会上,“凤翔苹果”荣获2019年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凤翔绿宝果业接受央视2套溯源栏目专访,汇峰农业、陕西金苹果当场共签订5000万元的苹果购销协议,陕西金苹果58元一个的“金果果王”成为全场最贵的苹果;在中国好苹果大赛上,凤翔苹果共获得9个奖项,其中凤翔县绿宝果业荣获总决赛金奖,最具品牌价值奖,陕西金苹果荣获十佳品牌奖、总决赛优胜奖;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凤翔苹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五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凤翔苹果”位列第55位,连续四年荣登中国水果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日渐凸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凤翔苹果产业逐渐形成了果品储运、果品初加工、规模化苹果产业园、果品交易市场、包装等细分行业,并快速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果品加工、贮藏、运销等产业化企业60多家,发展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个,果品营销经纪人上千人,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线上线下同发力 多措并举促营销
在苹果收购季节,凤翔县提早谋划,依托凤翔苹果上市较其他果区早这一特点,提前抓好市场宣传,及时召开全县苹果营销工作座谈会,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设立销售服务热线、借助三个果业微信平台,广泛发布苹果销售信息,实时更新全县各镇苹果购销信息,宣传引导果农理性销售,避免出现因“惜售”导致的滞销问题。
同时,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交通、工商、金融、保险等单位全力保障苹果购销渠道畅通便捷。全县统一印制和免费发放苹果标贴、宣传彩页,在营销企业、合作组织、外地客商以及广大电商当中推广使用。
在做好“线下”传统营销的同时,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导广大果农,尤其是中青年果农探索网络销售模式,拓展营销渠道,设立淘宝店铺、微信店铺等新型网络销售平台,建立凤翔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为广大“店主”免费提供网络设备、办公场地等,全力扶持“线上”电子商务发展壮大。
在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同时,凤翔依托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积极推广互联网+苹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连续举办“绿色果区采摘节”等活动,将文化旅游与苹果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农家采摘休闲活动常态化,品牌化。
目前,全县电商销售的果农达到500家,销售规模较大的电商近30家,带动效果明显,2018年全县苹果电商销售量达3.62万吨,占到全县销售总量的15.7%。
2020年,凤翔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县,计划建设高端优质果园25万亩。依托“四高两铁一机场”和“十纵十横一环线”(四条高速公路:宝平高速、合凤高速、凤大高速和将来建成以后的机场高速;两条铁路:宝中铁路、正在建设的麟北运煤铁路专线;一机场:宝鸡支线机场;“十纵十横”是县域内十条南北走向公路、十条东西走向公路;一环线:宝鸡市规划的北绕城环线)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优势,围绕发展总部经济目标任务,积极与陕西果业集团对接洽谈,促成《凤翔(陕果)万亩现代苹果产业园区》建设落地实施;积极招引海升集团,形成现代化日光温室农业项目建设意向;积极对接省厅、市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2.45亿元,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876万元。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诚赢”天下!热情好客的凤翔人民上下一心,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到这片神奇的热土投资创业,让凤翔——这只凤凰,飞翔更高,飞翔更远!
凤翔古称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战国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曾描述雍州之地:“黑水、西河惟雍州(区域),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等级),厥赋中下”。《战国策·秦策一》中称雍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文/韩宗宪 赵建华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