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城市群扩容提速

2020-04-23 14:38:56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18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并同时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至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
 
  到今年春天,这个规划已经实施两周年啦。处在西部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一直在努力向成渝城市群的高速发展看齐,竞相加快建设步伐。
 
  大西安,快步走
 
  “大西安”,是两年前媒体和读者对于西安的新称谓。称谓变化的背后,是公众对于西安加快发展、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的殷切期望,也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大西安”的决心。一个“大”字,概括了“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西安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之后,第9个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两年来,西安努力奔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向“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努力奋斗,快步前进。
 
  在老百姓眼里,西安大踏步奋进始于2017年。那一年,西安对标成都,找差距,快步往上赶;西安的明显变化,老百姓耳目为之一新。
 
  城市扩容,始于规划,行于招人。就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的前一年,西安实施人才新政,招贤纳智,增加城市人口。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史上最宽松”户籍准入新政策就正式落地了。2018年2月6日,西安市公安局500多名户籍民警举行誓师大会,打响了为期三年的“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目标是从2018年至2020年底,实现西安市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全域人口达到1500万的目标任务。据统计,2017年和2018年,全市净迁入人口达88.79万人,截至201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986.87万人,常住人口达1000.37万人,西安市正式迈入“超大城市”圈。
 
  梳理我国城市群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这个模式。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陕西省,都寄望于大西安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带动陕甘晋三省快速发展。
 
  2019年6月3日,陕西省《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印发实施。该《行动计划》从中心城市、交通互联、产业互动、污染共治等7方面提出31条具体措施,以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行动计划》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计划”精心部署下,西安再一次加快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陕西省制定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政策举措,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工业强基工程和重大示范项目建设,深化西安、西咸新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省级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将加大对西安市招商引资支持力度,省级现有专项资金通过支持项目形式,加大支持驻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争取国家实验室、多学科研究平台等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布局西安。
 
  陕西省支持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推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陕西省不断加快西安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推动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加快编制枢纽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创新发展,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拓展国际线路;加快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开展新西安东站、新西安南站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大西安轨道交通建设三期规划。
 
  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由“大进大出”的海洋时代,迈向“快进快出”的临空时代,深居内陆的西安作为“国际中间点、国内中心点”临空地位日益凸显出来,空港经济步伐更大。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460万人次,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升至第七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31万吨,同比增长20%,超越天津机场,排名全国第十三位。2019年,咸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7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38万吨,增速居全国机场首位,新开通国际航线19条、累计开通88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2019年11月27日,西安公布推动“三个经济”方案:到2022年,西安将实现国际客运航线达100条,全货运航线40条,国际通航城市及地区达75个以上,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网络格局。
 
  陆港经济亦不甘落后,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1235列,运送货物105.2万吨,是2017年同期的4.5倍;货值约15亿美元,是2017年全年的8倍。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133列,运送货物总重达180.2万吨,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蝉联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全国第一。
 
  这些数字的对比,不难看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2018年,西安以8349.86亿元的好成绩重新杀进全国城市GDP20强,并以8.2%的GDP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2019年,增速有所下滑,也达到了7%,西安GDP总量达到9321.19亿元。今年初召开的西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了西安市今年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那么,在今年西安跻身“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目标也就有望实现了。
 
  快速发展的大西安,正在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向前发展。
 
  “交通互联”,城市关系日益紧密
 
  城市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经济协作发展的紧密度,与链接城市间的现代快速交通网络息息相关。上述《行动计划》部署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交通互联计划”。陕西省正在加快“米”字形高铁网、关中城际铁路网建设,2019年全年高铁建设里程超过750公里,推进关中城际铁路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编制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全省国际客运和航空物流三年行动计划、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支持西安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布局。
 
  陕西省还在持续推进关中平原高速公路网建设,巩固加密提升以西安为核心、连通城市群11个城市的高速公路网,2019年重点推进京昆高速西安至阎良段、西安至涝峪口段高速公路的扩能改造,加快实施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西安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快速通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不断推进西安、宝鸡、咸阳等公交都市创建,加密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主城区的公交线路,加强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能力,推动城市群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实现城市群内交通“一卡通”。
 
  不仅如此,陕西省还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促进货源与“公”“铁”“空”“海”等运力资源有效匹配,打造“公空联运”卡车航班示范线路,推广“公空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全国集结中心,畅通陆海国际大通道。
 
  “产业互动”,形成共享共赢关中产业版图
 
  为加快促进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互动,《行动计划》部署了“产业互动计划”,推动重点产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和布局。陕西省正在加强规划引领,完善纵横联动机制,推进差异化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错位发展、共享共赢的关中产业版图。
 
  陕西省在不断整合提升产业链,围绕“各市特色化、关中一盘棋”的思路,重点优化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力装备、航空、汽车、钛合金等7大产业链,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3D打印、高温合金等新兴产业链,推进产业创新需求与技术创新平台嫁接。同时,推动协作融合配套,支持西安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8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端服务业重点布局,引导一般性的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向关中其他市区转移,推动关中各市区与大西安开展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发展整体素质。
 
  陕西省还在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经济模式,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建设10个跨区域产业联盟,推动重点产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和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陕西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依托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产业园区、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等,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跨地区共建、共管、代管、托管等发展合作新模式,西安市国家级开发区、杨凌示范区至少共建或托管2个以上园区。
 
  协同联席,谋划区域发展共同体
 
  2018年6月,陕西省成立了常务副省长梁桂挂帅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陕西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加强与山西、甘肃两省对接,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并加强与国家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是年11月,陕西省发改委与甘肃省发改委对接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实施,双方探讨了建立跨省协作机制、推动城市群城市间合作、实施城市群建设重大项目等内容。
 
  今年3月底,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这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相关的三个省份持续推进协作共享,建立常态化机制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标志。
 
  联席会议由陕甘晋三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三省省级有关部门和城市群范围内12市2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三省发展改革委。联席会议将每年由三省轮流举办,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的落地,研究拟订重大政策措施,确定重点合作事项,加快推进跨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今后,还将推动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由西安市牵头,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市区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对接落地重大项目,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陕西省已经完善了关中“一市一策”体系。出台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三区三高地”。支持宝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支持富阎产业合作园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支持杨(凌)武(功)周(至)一体化发展。
 
  陕西省正在加大对协同发展的项目支持。支持城市群内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公共对外合作平台等建设。加强对推动城市群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建项目的补助支持。
 
  根据《行动计划》中的“资源开放行动计划”,陕西省将以西安为中心、关中为主体,构建四级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今年建设50个专业化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异地孵化,依托关中城市群建立分级落户政策,推动西安市继续优化落户政策,加大力度吸引所需人才落户。
 
  为了落实“服务共享行动计划”,陕西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发展,推进高校联盟建设,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等省内高校与山西、甘肃高校开展联合共建,同时,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加强医疗卫生合作,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推动“互联网+”社保模式,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在“污染共治行动计划”中,陕西省积极推进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控制关中地区煤炭消费总量,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积极构建绿色生态网络。
 
  带动陕甘晋 经略大西北
 
  目前,中国的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是最成熟的三个,也分别是华北、华南和华东三个区域的发展引擎。关中平原城市群在国家层面的确立,让人们对于这个新的城市群充满了期待,不少专家学者更寄望于其“带动陕甘晋,经略大西北”。
 
  国家层面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扩容”——《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把晋西南的运城、临汾和陇东的庆阳、平凉、天水等五市囊括其中,毋庸置疑是期望关中平原城市群能“带动陕甘晋”。晋西南、陇东和关中平原,又恰是黄河中上游区域,中央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也和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政策一脉相承,通过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带动陕甘晋经济快速发展。
 
  而寄望其“经略大西北”则得缘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将加快人口、经济要素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集聚。
 
  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定能实现“带动陕甘晋,经略大西北”的宏伟目标。并进一步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实现“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意图,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美景蓝图。(文/本刊记者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