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我们更需凝聚力

2020-03-23 10:19:1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这是一次波及最广、疫情最重、破坏最大、影响最深、救援最难的“生死较量”。
 
  钟南山团队研究,病毒潜伏期可长达24天。当下是关键期,也进入决战期。
 
  冰凉残酷的数字提醒人们: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也没人能独善其身。
 
  更严峻的,相对一线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窝在家中的焦躁无聊,接下来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等,无疑更加复杂繁巨。
 
  所以,我们更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的凝聚力。迎接更多困难和挑战。
 
  武汉赢,则湖北赢;湖北赢,则全国赢;全国赢,则世界赢。
 
  我们需要正确导向的凝聚力
 
  抱着手机不撒手的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疫情防控战更是信息战。
 
  走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近年来正经历着巨大的内外忧患。既有“威胁论”也有“崩溃论”,既有“捧杀”更有“棒杀”。
 
  正确的引导,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谬论的传播,可恐慌人心以至更乱。
 
  我们看见,主流媒体扛起责任和担当,冲锋在一线;
 
  我们看见,新型媒体抽丝剥茧,还原真相;
 
  我们看见,文学艺术的旗帜又高高举起,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元素重新显现。
 
  我们也看见,面对突发疫情,更有强盗下山,混淆视听,唯恐我之不乱。
 
  我们只想呼吁,疫情当前,需要树立正确的引导力,为真理发声、为民族忧虑、为正义、理性多一些呼应。
 
  社会需要开放、客观、权威的报道,传递真相同时展现一个文明社会的公信与责任。
 
  社会更需要“让好的行为照亮天空,让楷模的力量成为一杆旗、一盏灯,去感染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
 
  我们需要前所未有的大局意识和责任共识,共同应对全人类共同难题,才能谱写无愧于这个时代节点的诗篇。
 
  我们需要精神动力的凝聚力
 
  我们这个民族,经得起颠簸!是因为有一种力量。
 
  因为红船精神,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硬核,我们推翻了千年来的“三座大山”;
 
  因为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硬核精神,我们取得了七十载辉煌进展。
 
  民族精神动力,是我们历经五千年淬火炼出的“仙丹”。
 
  此时,新冠病毒侵蚀美好家园、明亮的教室、活泼的孩子,繁忙的生产线,让14亿群众的春节,休戚与共的生活体系紊乱。
 
  这时,更需要我们停下匆匆忙忙,想想关于诗和远方,精神和信仰。
 
  需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给子女在正确的人生态度上划上选项;
 
  需要青春年少者们不要羡慕明星光鲜,也不要颓废自己的梦想;
 
  需要刚刚步入工作岗位者们,不要在高成本的压力下迷茫,学会在波浪中给自己一个方向;
 
  需要中小企业老板调整航向,生发向死而生的力量。
 
  “信仰是大海航行的灯塔,信念是破浪前进的引擎,信心是迎风蓄力的风帆”——砍掉社会顽疾,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找回信仰的力量。
 
  给自己一个信心,不必地老天荒;
 
  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惊慌。
 
  我们需要守望相助的凝聚力
 
  日继之夜,生继之死,生死关头呈现温暖深沉的人性光辉。
 
  不让别人动,他自己动的84岁钟南山;削去秀发的90后单霞;骑自行车300公里返岗的24岁甘如意;46岁的暖心“鸡汤哥”陈洪武;35年党龄的退休返聘医生邱孔文;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干警何建华,程建阳,刘大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全国仅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三四万人。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人间大爱,什么叫尊严勇气,什么叫凝聚挺立。
 
  君不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
 
  君不见,重洋隔不断手足情,关山挡不住中华心;
 
  ……义赈义演、捐款捐物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
 
  此时,我们更需要众人划桨开大船,同舟共济海让路。只有守望相助,才挡不住中国战“疫”必胜的脚步。
 
  我们需要实干兴邦的凝聚力
 
  虽然抗“疫”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形势更加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不能返回岗位人员的安置牵动人心,武汉900万市民和驰援一线人的安全令人担忧,疾控防疫尤为紧迫,恢复企业开工异常繁重……打胜这场硬仗,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务实精神。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检阅着每一个干部的危机处理能力。
 
  我们看见,生死一线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公安干警,新闻记者,志愿者……哪里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沿。
 
  疫情还在继续,人心仍在痉挛。需要各地决策者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需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尊重。
 
  因为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或是持久战。我们不需要空谈,只需要实干。我们理应携手并肩。
 
  因为仓颉造字,华夏民族才有了五千年传承的纽带和载体;
 
  因为孔孟之道,我们成为礼仪之邦,应纳五湖四海天下宾朋。
 
  只有以更大的自省找到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以全民的洪荒之力和衷共济,才能托起五千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梦想百年。(文/特约撰稿 常子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