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春节档集体下线说起

2020-03-25 17:13:17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春节档,是电影行业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同往年一样,距离2020年除夕20天有余的各大媒体平台上,无一不被铺天盖地的春节档资讯占据,各大影院摩拳擦掌地准备着“大干”一番。
  
  然而就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春节档7部影片全部宣布撤档。猫眼、淘票票、时光网、万达影城等线上购票平台均发布了相关声明,将为所有购买了春节档电影票的观众无条件统一退款。
  
  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而言,每年的春节档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占据全年近六分之一票房体量的档期,关系着许多电影从业者的命运。但在新冠肺炎肆虐的非常时刻,毕竟“平安是最大的春节档”。而那时的大家还不曾意识到,姗姗来迟的预售并非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难题,这场疫情才是。
  
  1
  
  当“影视寒冬”遭遇“春节档集体下线”
  
  “影视寒冬”并非新鲜概念,但近几年常被提及的“影视寒冬”是由2018年开始的。自2018年起始的“影视寒冬”,是指随着明星补税、商誉减值、产能过剩、内容粗糙等问题的爆出,A股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出现了普遍下滑的现状。
  
  2018年,整个影视行业的经营数据都出现了大面积下滑。据统计,“行业老大哥”华谊兄弟2018年亏损9.86亿;受范冰冰事件牵连的唐德影视,2018年净利润为-5.64亿,同比下降393%;ST中南、华录百纳和印纪传媒净利润均亏损超过20亿元 ,华录百纳更是巨亏33.69亿元。
  
  2019年,行业阵痛期依然没有过去,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7%,作为“行业晴雨表”的横店影视城,开机率同比锐减45%。
  
  于是,影视行业在2020年复苏成了众望所归,而春节档首当其中。
  
  2010年,春节档的价值第一次真正被意识到。因为电影《阿凡达》的上映,那一年春节档票房骤升至3.39亿,同比增幅近120%,观影人次也达到了历史新高——855万。
  
  2013年春节,周星驰执导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上映,该片仅七天内豪取5.3亿票房,并将整个档期的总票房拔高至7.8亿元,同比增长了89.7%,远高于当年总票房27%的增幅,单日票房破1.22亿,成为历史上首部单日票房过亿的华语影片。自此,春节档几乎完全成为华语电影的天下。
  
  而近年来,春节档对院线的贡献更是与日俱增。根据猫眼数据,2019年、2018年、2017年春节档票房收入分别为58.59亿元、57.70亿元、34.20亿元,分别占到这三年国产电影总票房的14.2%、15.2%、11.4%,春节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近两年“影视寒冬”的衬托之下,2020年的春节档显得尤为令人瞩目。《唐人街探案3》甚至在开启预售后以23个小时的时长,创下华语电影预售票房最快破亿纪录,此前,更有业内人士猜测今年春节档7天假期票房收入有望冲击90亿新高。
  
  然而,这一切关于影视行业的美好设想,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愈演愈烈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有关春节档的讨论在除夕前一天戛然而止,1月23日,2020年7部春节档贺岁影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各大线上票务平台随之公布退票细则,所有撤档影片均可无条件全额退款,线下院线自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
  
  2
  
  “有片儿电影院 没片儿小卖店”
  
  2020年春节档提前落下帷幕,对于众多参与春节档的从业者而言,撤档无疑是一次痛苦的抉择。撤档不仅意味着近百亿票房的瞬间蒸发,使得参与出品发行的众多影视公司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局,还可能将导致更多依靠春节档影片生存的体量较小的影院失去活路。
  
  “暂停营业”,在平时关注的各个线下商场门店的公众号上接二连三的发布出来,影院也不例外。
  
  在接到暂停营业通知时,多数影院已经将春节要准备的货物采购完毕,玉米豆、可乐、糖浆、薯条等的大量储备,来自和以往一样,对春节档超高人气的信心。
  
  春节档期间无期限暂停营业对于电影院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多数影院依然在寻找着“复苏”的机会。
  
  可乐35元12瓶,哈根达斯冰淇淋69元2个,烤肠99元25支……这不是某个超市的促销页面,而是一份电影院的“外卖清单”。2月18日,万达电影官微发文称“卖品部云开店”,多款零食饮品无接触安心配送到手。
  
  为春节档准备的食物保质期有限,影院们在回笼资金的压力之下,开始低价去库存,同城送起了外卖。或自主配送,或与外卖平台合作,苏宁影城、博纳影城相继推出零食礼包清仓秒杀。
  
  “有片儿电影院,没片儿小卖店”,这是诸多线下影院对其疫情期间“自救”行为的调侃。
  
  然而,库存货品的低价售卖相对于房租和人工成本来说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暂停营业的影院失去了电影票房等收入来源,但房租不能断缴,员工工资要正常发,更要面对物业管理、放映设备的维护等高成本压力,一些经营规模有限的中小型影院处境则更为艰难。
  
  西北某县城唯一一座电影院,成立至今不过七八年时间。由于经济产业等问题,当地年轻人大都在外求学工作,留下来的几乎都是对院线电影不感兴趣抑或付费难的老年人,因此,一年中的多数时间,这座影院的上座率都不足10%。
  
  如果没有春节档,在小城市开电影院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赔本的买卖。当地影院负责人在采访中说到:“春节期间随着年轻人返乡加之其他线下娱乐场所匮乏,电影院上座率普遍每场都在90%以上,从小年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的收入基本占据了影院全年的营收的一半以上。”
  
  于是,影院的生存成了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日前,北京市、贵州省、福建省等多地电影行业协会发布公开函,希望各电影院物业方积极加入减免影院经营负担的行列,减免影院停业期间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此前,万达广场对全国多个购物中心实行为期36天的租金及物业费全免政策,保利商业、红星美凯龙、华润置地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租金减免的举措。
  
  然而,等疫情结束后,影院将面临更加激励的行业竞争。
  
  3
  
  “线下冬天”能否成为“线上春天”
  
  如果将这次春节档的集体下线看作“线下的冬天”,那么近些日子线上影视的火爆似乎意味着另一个起点的诞生。
  
  原定于1月24日(除夕)公映的《囧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撤档,随后选择与字节跳动公司合作,宣布于大年初一免费在其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以及出品方欢喜首映四大视频平台进行网络放映,成为历史上首部网络在线首播的春节档热门电影。
  
  根据头条披露,前三日《冏妈》播放量合计超过6亿,1.8亿人观看。字节跳动也因此将支付至少6.3亿元人民币为徐峥的电影《冏妈》买单。
  
  然而这一行为在受到网友追捧的同时,也遭到全国诸多院线联名致信国家电影局,认为此举给院线带来巨大损失,呼吁电影局叫停《囧妈》在线播放的行为。电影行业从业者、院线集体抵制《囧妈》转网播,谴责它“破坏行业基本规则”,发行方欢喜传媒称其“置他人利益而不顾”。据统计,参与声讨的院线公司甚至占到全国院线的70%。
  
  当然,撇开《冏妈》这一猝不及防的院线转网络播出的“神操作”不谈,其确为“线上观影”开创了“先河”。中青报甚至在评论中称,“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网络大电影’时代会真正开启。”
  
  淘票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春节假期,优酷日活跃用户和用户时长均创下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以来的新高。而根据云合数据,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春节期间,全网长视频的有效播放量均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形成强烈对比,电影的日均有效播放较2019年提升了32%。《传染病》《流感》等流行病题材的电影有效播放大幅提升,两部电影的日均涨幅分别达258倍、77倍。
  
  选择在线上上映,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也必然对线下影院产生不小冲击。现实中,由于电影院是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大、回报慢的零售业态,暂停营业后影院损失巨大。正如业内人士分析,“我们依然坚信,只要复业,影院将仍是制片人第一时间实施稳定收回投资成本的主渠道,仍是每一个商业综合体人流的基本保障。”
  
  但从长远来看,线上线下不该是非此即彼的互斥关系,而更应发展为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线上公映具有电影市场多元升级的历史趋势,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开了电影线上公映的“大门”,为培养观众的新式观影习惯提供了无可取代的契机,或许会为此后影视发展带来不同选择。
  
  在流媒体和传统影院的关系上,爱奇艺电影频道相关负责人认为,“互联网只是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增量,互联网完全可以和影院共同做大产业蛋糕,二者是线上线下互为补充,融合共生的关系。”(文/王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