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种地,我收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2020-03-12 15:23:31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这十几亩地的收入,就像白捡来的一样。托管后,管理的好,收益也好,还不用操心……”来自临潼区皂张村的村民张永利告诉笔者,他自家有十几亩地,位置都比较零散,管理起来比较麻烦,有时忙其他的,耽误了施肥、打药、浇灌,反倒还影响产量,托管后省事多了,他就腾出时间可以干其他事了。
  
  “我家就两三口人,地少,划不来种地了……” “我家那口子生病了,没有能力种了,就把地交给合作社管了……” “还是交给合作社好,不仅管理的好,机械化运作省事,更重要的是收益好……”
  
  谈起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地托管给合作社,皂张村村民们的话匣子像被打开了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笔者有幸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讲和“土地”的那些事。
  
  皂张村这个冬天“不太冷”
  
  冬至刚过,北方的天气变得越来越冷,特别是在清晨,雾气笼罩,给本就严寒的冬日了又“雪上加霜”,这一天能见度非常低,但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我们的出行计划,因为早在前一天,笔者便于和与自己同名的合作社负责人“张靖”约好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皂张村汇合。
  
  一大早,笔者一行驱车前往目的地。沿途中,我的视线被一片一片的土地所“垄断”,在冬日的早晨,他们的身上被蒙上一层白色皑皑的霜露,仿佛是睡美人一样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淡雅而宁静。这天,天气比往常好像要更冷些。幸福院、现代农业示范园、美丽乡村一个个地从我的眼前划过,留下的却是那浓浓的泥土气息。上午十点,我们抵达了皂张村。
  
  一下车,笔者便跟随等候多时的张靖来到了合作社办公室。一个不大的办公室里,“小太阳”立刻亮了起来,使得让整个屋子变得暖和起来。紧接着,在合作社负责人张靖的张罗下,村里的“嫂子代表”们来了,四五个村民陆续进来坐下,整个办公室迅速“升温”,一场关于土地托管的话题就此展开。
  
  “你种地,我收获”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农民真的可怜,收入太低了”,谈起农村生活现状,一位村民大姐脱口而出。面对单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如此感叹。这位大姐告诉笔者,天气对农民收成影响太大,特别是秋收季节,雨水又特别多,种子种不进去,玉米又收不回来,要想年年都是风调雨顺真是太难了。虽然他们深爱着这一片土地,却不又不能只单纯的依赖这片土地。而农民要获得土地带来的收益,就需要借助外力,打破这样的固守模式。
  
  外力从哪里来?随着连续多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张靖带领下的昊天农业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例子。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1月11日,从成立到现在的短短三年来,不仅改变了合作社创始人张靖,改变了皂张村及周边部分村民的生活,更改变了数千位农民对新的农业发展形式的认知。
  
  “你种地,我收获”,这是我认为村民对加入合作社最直接、最经典的概括。
  
  王晓丽是皂张村一位普通的村民,丈夫常年有病,种不了地,家里的几亩地收入远不如打工挣的多。因此,他们就有时间了种一下,没时间就让地荒着。听说张靖合作社可以对土地进行“托管”,她索性就把全部地交给合作社,自己也省心了。本来她对收入的多少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只想着有些收入就行了,没想到的是,托管第一年下来,不仅自己省心省力,而且收入还比往年高。这一下子让她对合作社托管这种办法有了兴趣,也对张靖刮目相看。
  
  同是皂张村的张永利则不同,因为家中人多的缘故,他自家就有十五亩地,作为一家的壮劳力,每年两季种粮下来收入肯定比其他人家的高,然而他也选择了将自己所有的土地都托管给合作社。这又是为什么呢?张永利告诉笔者,因为他家的地比较零散,没法集中耕种,况且又只能种小麦和玉米。因此,他选择了将自己的地托管给合作社,自己腾出手来重点管理承包后的十几亩地种甜瓜。如此这样,他给合作社只交一点管理费,其他到年底还有一定收入,再加上卖甜瓜还能赚来一笔客观的收入,这个买卖很划算。张永利说到此处,难掩内心的高兴。
  
  还有一个例子是村民段女士,她将自己家的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跟丈夫安心经营自家的预制厂,地收入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地荒着,也不耽误自己干自己的小企业。
  
  说到这,村民张露还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她家也就三四亩地,如果自己来种,一亩地一年下来最多收入一千来块钱,除过人力成本,再加上种子、施肥、浇水、打药等一系列成本算进去,结余基本就很少了。如果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把自己“解放了”不说,最主要的是还有不错的收益,何乐而不为,正应了那句“你种地,我收获”。
  
  的确,“你种地,我收获”不是一句口号。放在以前,农民想也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地给你种,收入归我,地还是我的,这种好事想都不敢想。可以说,合作社既帮农民解决了种地难的问题,不让地闲置,又为他们腾出了更多时间去干其他的事,解放了农民,提高了效益,让农民的收入实现最大化。这种方式也最直观的体现了农业的发展,大农业的兴起,给农民带来了因地而兴的最大红利。这也是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根本。
  
  “情怀+实干”赢得村民认可
  
  有人说,做农业做的是一种情怀。但在张靖看来,这或许是农业人的一种自嘲罢了,有点矫情,做农业是要有情怀,但不能单靠情怀。他说,做农业说到底就是跟农民打交道,要让乡亲们信任你,愿意把土地交给你,这就看这个领头人如何沉下身子,真正的把事情做好,考验的是耐心、勇气和担当。
  
  张靖的微信名是“我想当农民”,当笔者问起缘由时,他笑着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外闯荡多年,他对家乡的情感越发的强烈,自己在外面做生意也有些积蓄,但对于农村的情感是无法割舍的,加上自己又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不愿意碌碌无为一辈子。因此他说,走上发展合作社的路,成与败都不重要,就当是享受其中的乐趣吧!
  
  此外,张靖在发展合作社当中,还用自己流转的300多亩土地进行试验,从选种、用药、用肥、滴灌,再到全机械化操作,投入了自己的所有积蓄,逐渐摸索出一条可操作的路子。他说,凡事都要先从亲身经历入手,只有自己试验过了,才知道哪些环节需要注意,才能将经验讲给村民,让他们心里踏实。
  
  令笔者不解的是,大多数投资农业的人都是投资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而张靖却是选择了很少有人选择的粮食种植,特别是小麦与玉米的种植。张靖的解释是,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只有将粮食做好,才能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粮食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虽然利润低,但风险小。

  对于合作社来讲,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哪些实际红利?张靖也给自己算了笔账,他流转了300亩土地,通过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统治等一系列机械化耕作,每年节省成本150元、增产150斤,亩产增收310余元。这让他看到了机械化耕作带来的好处,也看到了规模化种植的前景。
  
  如今的张靖,除过自己流转的土地外,托管、半托管上万亩,每年服务土地将近两万亩,面对日益见好的发展势头,他也有自己的困惑。他说,现在遇到最大困难就是有些农户就是不放心对土地进行托管,认为只要“托管”了,地就不是你的了。即使他们自己种,一年内收入很少,但他们依然选择自己种……就是这样固有的传统观念不仅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成本,还对现在社会化服务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做农业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张靖说,首先观念的束缚就是一大重要难题。众多成员的加入多是因为是乡里乡亲,知根知底,而对于其他农户,笔者不知道还要用多长时间,他们才能跨越过“信任”的这一道门。
  
  而除此之外,现代技术的加入能否更加出成效也是农户们考虑的问题。无人机施肥与人工施肥哪个效果更佳?节水灌溉30方水与大水漫灌70方水哪个更科学有效,都是农民在不断算的一个帐,究竟哪个更划算?张靖也在不断与农户“斗智斗勇”,他运用科学实践来做证明,让最终的收益站出来说话。他始终相信,与其他村民之间的“鸿沟”迟早会打开。
  
  说起农业,张靖几次感叹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能看出来,在合作社成立到现在,他付出了太多。日夜相伴并支持张靖的妻子告诉笔者,一年到头来,他大多时间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农民家里,要不就是往政府里一趟一趟的跑,为大家争取更多利好的政策。如今,被晒的黝黑的脸上已经褪了三四次皮,为此,她是看在眼里,疼的心里。令他欣慰的是,如今乡亲了见了他都愿意跟他多聊一聊、谝一谝,讲讲自家的事情。这是张靖用实际行动换回的村民对她的信任,正如他和这片土地的的情感一样,爱的深沉。
  
  服务精细化打造需要“深挖”
  
  说起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不仅有田间地头的生产资料服务、劳动力服务,更有高一层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服务。
  
  笔者在临潼走访了一位从2010年就开始从事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带头人,他就是临潼巨梓蜜石榴专业合作社的陈航洲。陈航洲走的是“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就是在不断推进石榴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
  
  采访陈航洲,是在位于距离秦始皇兵马俑景区仅有几公里旅游线上的合作社内。临近年关,陈航洲忙活着对一年来合作社经营情况的盘点,还有新品牌的开发和合作社多元化发展思考。
  
  笔者了解到,陈航洲合作社的石榴产区,位于临潼石榴产区的黄金位置,是临潼十万亩优质石榴产业带的核心地带。从2010年起,他便开始发展以石榴为主题的经济作物,到目前已经辐射带动周边12个自然村,550多户人种植石榴约5000余亩。
  
  该合作社发展相比昊天农业专业合作社来讲,不同的不是将所有农户的都实施“托管”,而是更多的在“统一”上提质增效。农户还是自己经营自己的“土地”,不过是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统一产品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投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产品包装的“六个统一”规章,采取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之路,着力打造临潼石榴的“金字招牌”,带动群众致富,推动石榴产业展。
  
  陈航洲告诉笔者,通过合作社全程化系列服务,提高果品和品质和质量安全,基地种植效益较非示范区提高25%以上,为村民亩均增加1500多元的收入,让村民的收益有所增加。

  如今,陈航洲考虑最多的是品牌的打造,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市场,针对不同的人群,定制不同的产品,特别在品牌打造上,将石榴、丝绸之路、兵马俑等一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而做这一切最终就是将品牌做起来,带动消费,最终让农户受益。
  
  地处旅游胜地,能将游客留在石榴地,也是陈航洲经常思考的大事。为此,每年石榴熟了的季节,合作社通过“观光采摘园+农家接待户”的模式延长产业链,举办“认石榴、摘石榴、运石榴”为主题的多项榴乡农事体验活动和“话石榴情,结石榴缘,讲石榴事”石榴文化传习交流活动,每年吸引周边市民和游客达13万多人次。
  
  陈航洲告诉笔者,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不能仅局限于产前、产中,产后才是服务的重头戏,通过合作社这一主体,让特有的地域文化必须走在产业的前头,用文化引领品牌和产业的发展。此外,也不能仅仅靠单一的产业品牌让农民有更好的收益,这不能支撑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因此,陈航洲在不断探索,园艺盆景、农科观光、火晶柿子等等想法,已经纳入到他最新的发展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社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农业社会化服务真正为民服务。
  
  的确,社会化服务的目的笔者想也就是陈航洲所说的、概况起来为“共产”式发展之路,从一到多,从点到面,带领更多的人致富之路。
  
  服务标准亟待统一
  
  近年来,全国出现了很多合作社来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我想不管是笔者体验的以“土地托管”为主的昊天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是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巨籽蜜石榴专业合作社,都是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式的体现,通过发展,合作社和农户都有盈利,土地有了合理的“归属”,实现了共赢。
  
  当然,这只是社会化服务的两种表现,不能算代表。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全国农村,产前、产中、产后分别出现了各种社会化服务,“保姆式”、“全托式”、“半托式”等,服务范围也覆盖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
  
  单从服务领域讲,从提供种子、农资等,到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割,服务已经贯穿于各个环节,当然还有你不知道的更趋成熟的服务。但我想,与笔者走访的这两家合作社相比,他们还有很多共同的问题需要面对,尤其是服务。
  
  服务什么?怎么服务?服务又分哪些领域?各自的服务体系又是什么?最终是否有统一的服务标准?而怎样的服务标准,才能让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立不单单建立在乡里乡亲、知根知底的范围内呢?
  
  “目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服务力度还远远不够。”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如何服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是随行就市。我认为,政府应该适当加强管理,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因为标准出来后,可以有效地规范社会化服务这个行业。”
  
  的确,我想有了一定的标准,合作社发展也许会更顺畅;有了标准,农户更多的“不信任”也会慢慢消除;有了因地制宜的标准,服务也会更有针对性;有了服务,农业社会化也指日可待。
  
  与“土地的对话”虽已结束,但还给笔者留有想象,想象着有幸下次再来临潼时,这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否会更加枝繁虽茂。(文/本刊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