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26年 陕西力量绽放雪域高原

2020-12-02 16:41:04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因素,决定了西藏是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全面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
 
  就拿西藏阿里地区来说,阿里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片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分布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神圣的宗教文化、留存着悠久的历史遗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保留着淳朴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因环境所限,阿里地区成了全国最为艰苦、贫困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国上下全力支持支援西藏建设,取得优异的成绩。仅西藏阿里地区,截至2019年底,生产总值完成62.4亿元,是2015年的1.6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是2015年的1.83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32亿元,是2015年的1.4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989元,是2015年的1.4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28元,是2015年的1.55倍……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藏族同胞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全国兄弟省份义无反顾支援的结果。
 
  如今,在巍巍冈仁波齐的注视下,在幽幽玛旁雍错的怀抱中,阿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和昂扬焕发的奋进之心,全力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谱写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阿里篇章。
 
  自1994年始,作为同不发达的内陆陕西,以“小至一户人,大至一个县”的要求,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支援阿里地区的发展建设,这一场持续不断的事业一干就是26年。26年来,人员、资金、项目,持续不断的输往阿里,汇聚成海,形成了支援雪域阿里全面发展的陕西力量。
 
  “世界上没有哪片土地会比这里更接近太阳,‘高原红’也是太阳给予阿里最美丽的风景”
 
  张波是陕西省韩城市电化教育中心的一名老师。2017年7月,他主动请战,从千里之外的韩城市来到西藏阿里地区,参加援藏工作,担任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电教副主任。援藏三年来,他牢记使命,爱岗敬业,与阿里地区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16年,我曾在我的家乡桑树坪镇卓立学校支教,学校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几乎是零基础,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的渴望深深震撼了我。我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习,看到孩子们慢慢掌握了电脑的使用方法,学会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成就感油然而生。”张波说,山区支教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偏远落后的村庄往往是信息化辐射不到的地方,所以当陕西省教育厅选派援藏教师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让张波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刚来阿里,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在信息技术第一节课上,藏班50余名学生只有少数人能听懂普通话,张波就让这少数人把上课讲的知识用藏语翻译给其他同学。然后自己再手把手教孩子们从点击电脑鼠标开始,激发孩子们探究世界的兴趣。
 
  工作中,张波还利用自己电教方面的特长,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对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提升培训。并制作专题,展示了西藏阿里地区教育发展新气象。同时,张波还积极沟通对接,让家乡韩城的学校与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进行交流互动,为藏族贫困学生捐赠衣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波联系韩城市新城区第九小学和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组织师生拍摄抗“疫”视频,阅读量达9万人次。
 
  “阿里地区每年四分之三的季节都是冬季,气温最低时达到零下30℃,5月份停暖后天气依然寒冷。但看到这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不后悔!”张波语气坚定地说。
 
  “还记得刚到这里时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失眠、呼吸困难、皮肤干裂、鼻孔干疼出血,每天都要通过口服药物、吸氧来调节身体。但同事们的支持和关心,藏区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张波说,那段时间,他还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我们缺氧但是不缺精神,我们艰苦但我们不怕吃苦,要不忘初心,发挥专长为民族团结、阿里教育奉献光热!”
 
  现在,张波的脸已经和藏区孩子们的脸是同一种颜色了。“世界上没有哪片土地会比这里更接近太阳,‘高原红’也是太阳给予这里最美丽的风景。”张波说,尽管因为缺氧和寒冷,他稍微走快一点就会气喘,穿上厚厚的棉裤双腿还是冻得发疼,但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的笑脸,内心就充满了幸福!
 
  援藏三年来,张波始终谨记韩城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在欢送仪式上对他的嘱托:“要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党员,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西藏稳定、民族团结、教育发展奉献光和热,为陕西争光。”
 
  “迎着阿里人民的期盼,明知远赴雪域高原艰难困苦也毅然决然、无怨无悔”
 
  “医疗援藏,让我的生命更加饱满、充实。”援藏专家、西安交大一附院老年外科张雷教授,忍受着高原反应攻坚克难,将真情倾注高原,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护航。
 
  “从那么远的西藏阿里地区来到西安,王林主任很亲切,特别感谢他给我治好了病。我心里非常地高兴。”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老年外科病房里,34岁的藏族女同胞措姆用藏语表达着自己的感激。由于阿里地区缺少相应的检查手段和设施,在援藏专家、西安交大一附院老年外科张雷教授的联系安排下,措姆顺利接受了胆道吻合重建手术,一直受胆汁外引而影响健康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8月的阿里是一年当中最为适宜的时节,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普照在狮泉河畔,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格外迷人。但对于初上高原的张雷来说,这却是眼睛里的天堂,身体上的地狱。高原反应是进藏的必经一关,在这里,走路都成了负担。气短、胸闷、失眠加之早晚巨大的温差,让平时很少生病的张雷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高原感冒。尽管如此,经过了短暂的休息调整,张雷便很快投入工作,并开启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肝胆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在阿里,类似措姆的病例并不是个案,但由于技术水平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很多急性肝胆疾病往往采用先口服药物消炎,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遇到严重炎症、胆囊粘连的患者,只能转至远在1000公里外的拉萨、日喀则治疗,这样更容易造成并发症的产生,为后续手术增加了难度。好在有了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源源不断的帮助,这样的情况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在雪域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花费比内地更大的人力物力。在一次胆囊切除手术中,张雷联合病理科援藏专家龙兆博共同完成了高原首例术中病理冰冻,并及时检测出病理结果。在阿里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张雷共完成了20余例胆囊结石手术。由于患者大部分为藏族同胞,张雷面对语言障碍,用画图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术式、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用肢体语言去解释说明。
 
  在高原工作期间,张雷发现当地患者就医理念差,疾病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当地医生对常见病的诊断能力有待提高,手术规范化操作程度低。针对这些现状,张雷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查房、学术讲座、手术带教、专家门诊、下乡义诊等各种方式帮助当地医务工作者提升技能,深入当地居民中普及健康知识。热情的服务、过硬的技术,让张雷获得了患者及科室同事的一致好评。同事扎西说:“通过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授,让我的手术基础操作更加扎实,也更有信心解除病人的疾苦。”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正如锦旗中所书,张雷带着组织的重托,迎着阿里人民的期盼,明知远赴雪域高原艰难困苦也毅然决然、无怨无悔。正因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深刻感受到了藏区百姓的疾苦,更加坚定了张雷入党的决心,工作之余,他向组织提交了两份思想汇报。
 
  “医疗援藏,让我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友好和朴实,我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送上健康,祝愿他们幸福生活年年长!”张雷说。
 
  “作为援藏干部,我的初心使命就是投身党的事业,扎根边疆,献身雪域,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奋斗,为党和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吕智勇已经是第三次到阿里来支援,这次援藏他是瞒着80岁的老娘来的。
 
  吕智勇是韩城人,今年44岁,渭南市潼关县委常委,现任普兰县委常委、副县长。
 
  吕智勇对西藏的认识缘自于家庭,他的堂哥曾在西藏当过兵,另一位堂叔曾是武警交通部队的干部,常年在藏执行保通任务。自幼他就听堂哥、堂叔在西藏的故事,使他对西藏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向往。大学的舍友来自西藏,让他对西藏有了更多地认识与了解,对西藏深深地向往就一直埋在他心里。
 
  2011年,吕智勇35岁,是韩城市法院的副院长,当年4月,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开始后,他毫不犹豫地就申请报名,并顺利通过选拔,到阿里地区普兰县担任法院副院长。
 
  这一次援藏,小女儿出生,吕智勇没能陪在妻子身边,但他把普兰当作第二故乡,就给孩子起了个具有浓郁藏族色彩的名字:央金措姆。
 
  2013年7月,吕智勇的援藏工作即将到期,但他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毅然决定留下来,继续为当地服务。陕藏两地考核,一致同意他留下来,开展陕西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并任命他为普兰县副县长,分管监察、公安、司法、林业等方面工作。
 
  普兰的自然条件恶劣,没有选好适宜树种,早先种树,十种九不活。在主管林业期间,为了能选择适合高原地区生长的树木,吕智勇带领相关人员到新疆、青海寻找苗木,想方设法改造土壤,最终在干涸的戈壁滩上植树种草,使昔日的乱石滩绿树成荫,做成了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6年7月,第二个3年援藏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考虑到家中母亲年事已高,孩子幼小等问题,吕智勇离开了工作、生活六年的普兰。离别时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离别不忍开口言,泪眼回眺望神山。此去何日再复返,唯剩梦回圣湖畔……
 
  回陕后,他担任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虽然人在内地,但西藏情结一直未解,期间,他每年都给普兰的群众和战士邮寄潼关肉夹馍、酱菜等土特产。
 
  2019年6月,陕西省开始第九批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吕智勇得知普兰县在文化旅游领域需要一名援藏干部,自己在内地担任宣传部长期间主抓文化旅游产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符合援藏工作要求。怀着对西藏深深地眷恋和思念,他又一次申请参加援藏工作。
 
  而这次,家人成为他最大的阻力。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老母亲已近80高龄。纠结之后,他还是决定要去援藏,先给爱人做通了思想工作,取得了爱人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不让老母亲担心,又和爱人商量瞒着母亲,说组织抽调他到别的地方去学习一到两年,直到现在,母亲都不知道他已经参加援藏工作。
 
  作为第三次踏上雪域高原的老援藏干部,吕智勇感受到肩负厚重的责任和压力,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告诉自己要在之前工作基础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在进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拟定了陕西第九批三年援藏普兰项目规划,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原本休假的吕智勇在家里坐不住了,在潼关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时刻关注阿里地区疫情防控形式,每天都与普兰县的领导联系了解疫情情况。当得知阿里抗疫物资缺乏且告急,他立即想方设法发动关系,多方联系,筹集价值15万元的消毒液、医用酒精、口罩、防护服、手套等防疫一线急需物资。
 
  由于阿里地区路途遥远,加上防疫期间运输车辆的管控,运输时间需要20多天,而普兰又急需防疫物资。于是,他决定自己驾车将物资送到普兰去。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解决了车辆问题,办理了绿色通行证,和另外一名随行人员驾车装上物资便奔赴西藏。沿途宾馆饭店都停业了,一壶开水早上灌满到晚上就凉了,方便面也泡不开,只能吃些熟食,困了就把车停在路边背风处,睡个把小时后,再小心前行。
 
  当车行驶到唐古拉山口时,风很大,气温非常低,和他一起的随行人员张杨着了风寒,感冒了。经过那曲市班戈县检查站时,张杨出现发热症状,需要在当地隔离留观14天。于是,吕智勇独自驾车行驶在“世界屋脊的屋脊”的317国道,穿越无人区,行驶1300多公里,到达阿里。一路上,他途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五省区,穿过茫茫戈壁滩、羌塘无人区,翻越了昆仑山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五天五夜行驶5000多公里。在藏历新年前将这批防疫物资送到了普兰县,确保藏历新年前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到位。
 
  普兰县县长曲次在接收物资时说:“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尽职尽责,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职责使命。”
 
  在吕智勇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作为援藏干部,我的初心使命就是投身党的事业,扎根边疆,献身雪域,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奋斗,为党和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结语:
 
  像张波、张雷、吕智勇等援藏干部的故事很多,他们的事迹会深刻的印在阿里的发展史上。截至2020年,陕西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已经走过26年历程。26年来,陕西援藏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与当地的藏族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共同为阿里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自1994年陕西负责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和噶尔、普兰两县以来,累计投资援助资金17.39亿元,其中计划外援助资金5.23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基层组织、脱贫攻坚等方面建设项目共计266个。特别是在援藏“十三五”规划中,陕西规划建设援藏项目28个,总投资5.7亿元;已完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4.8亿元。
 
  26年来,陕西共选派9批313名优秀党政干部援藏,选派147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援藏,为阿里地区累计培训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557人次。
 
  在教育援藏方面,扎实推进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投资2.58亿元建成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投资1.8亿元建成拉萨阿里高级中学,先后选派2批79名教育人才援藏,拉萨阿里高级中学高考上线率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
 
  在医疗援藏方面,先后选派6批124名医疗人才援藏,成功实施重大手术1321项,填补医疗技术空白307项,实现411种“大病、中病”不出地区就能治疗,投资3500万元支持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实现创“三乙”目标,指导和帮助阿里地区6县人民医院完成创“二乙”任务。
 
  在就业产业援藏方面,每年为阿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15个,2019年至2020年累计录用阿里籍高校毕业生16人。同时,累计落实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通过开展农业“小组团”援藏工作,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技术等优势,帮助噶尔、普兰两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乡村农业技术人才,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如今,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兄弟省份的支援下,阿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文/本刊记者  张永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