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当下,很多人在生病之后,都习惯上网了解病情、寻求治疗建议。日前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医疗信息网站上,看似专业并冠以正规医生名号作出的解答,其实并非出自真正的医生。一些网站甚至招聘普通网友“自导自演”,既当患者又当医生,以复制、粘贴、编造的手法描述病情,求助并作答。
点评
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生是最核心的资源,而传统“面对面”的问诊方式大大限制了医生发挥作用,比如,空间、时间、所属医院的规章制度。借助网络开展远程问诊,则可以打破许多制约,为更多病人带来福音。然而不具资质的“假问诊”相当于非法行医,给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害,且导致“互联网+医疗”遭受污名化,损害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医疗信息平台等“互联网+医疗”领域,严格的监管和规范势在必行。网络仅仅提供了一种技术和信息手段,并没有改变医患双方的医疗关系和法律关系。监管部门应该像监管线下医疗服务一样,严格监管线上的医疗服务。既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焕发新生,又确保这种新医疗形态的规范有序,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