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绩实效彰显“延能担当”——专访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

2023-05-10 15:32:22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王瑞鹏) 近日,由中共延安市委网信办、西部决策网联合推出的“延安精神 薪火相传”系列访谈活动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对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进行了专访。
  
  西部决策网: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根植于延安红色沃土的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是如何用延安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用延安精神立企兴企,是如何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如何引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
  
  李斌:延安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能源化工集团作为红色圣地孕育生长、发展壮大的企业,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校准前进方向,推动企业发展迈上快车道。2022年,集团营业收入历史性突破80亿元、利税首次突破50亿元,较2019年均翻了一番以上。2020至2022年三年累计向市本级贡献国有资本收益11.45亿元,上缴税费40亿元以上,连续五年入选陕西百强企业(位列第66位),谱写了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
  
  一是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以红色党建引领发展。近年来,集团党委深入实施“红色领航·四心融合”党建模式,制定印发《关于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国企改革等重点工作高效开展,推动形成班子团结一心、党政合力用心、集团和谐同心的崭新局面。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施求是,以对外合作增强活力。近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共建”理念,先后与9家央企、2家跨国企业、6家省级企业、20多家民营企业成功合作,累计引资近50亿元,为扩大全市招商引资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绩实效践行担当。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为职工年均调资10%左右、累计缴纳企业年金1.8亿元以上。光伏扶贫项目为12956户贫困户累计兑现扶贫资金1.2亿元以上。选派干部挂职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时在合力抗疫的三年里高质量完成电煤、冬季供暖、液化石油气等保供任务,彰显了“延能担当”。四是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深化改革激发后劲。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圆满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董事会改革,累计压减企业13户,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73项。妥善安置热电厂539名职工,实现了人人有岗位、人人可就业。宽带式薪酬方案全面推行,形成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制度。坚持向政策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三年累计综合创效12亿元以上。
  
  西部决策网: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关注陕西国企加强自主创新,延安能化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激活“一池春水”?为早造一个“新延能”当前和今后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李斌:近年来,我们紧抓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了5个重点实验室,引进院士团队1个,博士后团队1个,博士团队6个,获得煤化工、天然气领域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得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1家,城市智慧供热、液化气钢瓶安全溯源智慧配送等创新成效走在全国、全省同行业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双十双百”科技创新工程,以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目的,加快企校、企院共建研发平台,企业之间合建研发中心,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我市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2023年,集团计划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0名以上,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次以上,建成综合智慧能源、煤矸石综合利用2个实验室,引进研发团队2支、科研人才5名以上。
  
  西部决策网:在推动能源稳产增产和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以来形成的“头雁效应”,贵集团一直走在省市前列。今年集团再次推出“三个倍增”计划,请您谈一下工作推进开展情况?
  
  李斌: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全市国企党建和改革发展大会、市六届二次人代会及全市国资国企工作会精神,以行政1号文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规模、质效、创新三个倍增发展目标,并制定了相关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践行和弘扬延安精神,聚焦“煤、热、电、气、化”五大产业,坚持“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在整合煤炭资源、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进步、深化改革攻坚、厚植人才优势、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攻坚发力,推动集团开创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建成“学习成长型、本质安全型、创新效益型、绿色智慧型、开放共建型、发展共享型”企业,力争3到5年进入全省百强企业第一方阵,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再做新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