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_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以数字化改革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7 来源:西部决策网 人气: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迈入一个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时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鲜明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在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支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度较低,传统服务模式与新兴数字化服务需求相互脱节,存在中小企业“不知用”问题。传统服务模式具有主体单一、资源分散、网络化程度低等特征,与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未能有效协同。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相对单一,仍以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机构为主,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主体发展滞后。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数字化功能较弱,企业获取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商业化服务费用过高,造成中小企业“不愿用”问题。这些平台大多仅实现了简单的数字信息传递功能,而未能发挥有效的综合数字服务功能,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费用超出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服务供给不足,服务内容有待创新,服务效率有待提升。现有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一次性补贴、补助为主,缺乏对重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和跟踪帮扶。由于受众面广、资助力度小、兑现周期长等特点,相关政策在精准度和时效性上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使得中小企业普遍感觉“不解渴”。 
 
  三、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化转型工具能力不足,现有服务体系中缺乏企业数字化赋能系统培训,导致中小企业“不会用”问题。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意愿不强、效果不佳,归根结底是其自身并不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资源和能力,需要来自外部的扶持与支撑。我国服务重点侧重于解决企业“ 融资难”“招工难”等普遍问题, 却忽视了“ 接单难”“ 管理难”等现实问题。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重点集中于法律知识、政策解读、投融资服务等领域,对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关键知识与核心能力,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却无法发挥有效的支撑作用。
 
  因此,建议:
 
  一、发挥政府与平台企业的协同效应,建立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资源整合程度和配置效率,发挥不同类型主体的互补优势,推动多元化服务主体有效协同,发挥平台企业等市场化主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化服务主体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具备企业数字化服务资源和能力的平台企业,促使商业化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高效对接,实现不同类型服务主体的互补与协同。转变公共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发挥线上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平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及移动端,集聚政策解读、创业辅导、投融资、管理咨询等各类服务资源,依据企业生命周期和需求事项等分类展示信息,针对不同需求的中小企业主动推送定制化服务,实现中小企业“一站式”便利服务。提升全国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省一级公共服务平台的枢纽作用。向上对接好全国一体化平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缓解跨区域服务资源和能力不平衡问题, 确保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向下整合好市县级分散的供给与需求,发挥好“集散地”和“分诊台”的作用, 促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高效匹配,实现省内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区分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和持续性服务。应区分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为其提供更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应尽快转变中小企业服务理念,科学筛选并锁定重点对象,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从一次性的短期资助为主,逐渐变为持续性的跟踪帮扶,在有限的财政预算约束下,切实改善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建立和完善后评估机制,及时反馈资助对象成长情况,并据此动态调整资助计划。采用政府发放补贴、政府采购服务、产业园区集中采购等多种方式,切实减轻中小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获得数字化服务的负担。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 隐形冠军”。一是通过政府发放补贴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采购数字化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中小企业服务补贴券等方式,对采购数字化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支出部分给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对于一些通用性的数字化服务, 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免费享受到基础服务,降低企业自主采购成本。三是通过产业园区集中采购的方式,发挥数字化平台和服务的资源整合优势。发挥产业园区在聚集产业资源、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梳理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服务的共性需求,将原本单个中小企业分散采购形式,转变为产业园区集中采购模式,大幅降低中小企业获得专业服务的信息搜寻成本和采购成本。
 
  三、推动中小企业赋能从通用能力向核心能力转变, 政企协同构建数字化能力培训体系。发挥平台企业重要作用,提升中小企业核心能力。位于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核心地位的平台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数据信息枢纽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比较优势,能够对平台上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 赋能”,并且驱动创新发展和共同创造价值。一是平台企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贯穿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获取供应商和客户资源, 尤其是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的初期市场资源,为其解决“接单难”问题;二是平台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工具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率, 为其解决“管理难”问题。三是探索政企协同的合作机制,建立数字化能力培训体系。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 需要与数据要素、业务模式和流程创新相匹配的动态能力给予支撑。一是政企合作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培训活动,组建专业培训人才队伍。借助现有的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中小企业培训平台,补充有关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内容。平台企业可以提供培训师资和课程内容等核心资源, 对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资源的平台企业, 政府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奖励,并帮助其进行推广。采用开放、灵活的合作机制,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数字化能力培训人才队伍,并探索构建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系,实现培训师与中小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实施操作指引和能力建设指引等规范文本。依托现有国家和地方各级的公共服务平台,传播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平台企业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定位和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模式和机制,挖掘平台企业牵引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和带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经验和案例,推动平台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
值班编辑:决策网编辑
首页 | 公告公示 | 举报投诉 | 网站声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陕ICP备19001718号-1 投稿邮箱:xbjcw@qq.com

法律顾问:王浩公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郭毅新 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