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指出,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征程上,榆林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书写共同富裕的“榆林答卷”。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擦亮共同富裕的“面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完善常态化就业帮扶机制,加大对稳岗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就业援助基地,提高本地就业吸纳能力,让群众通过高质量就业和辛勤劳动提高收入。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以发展产业为支撑,以促进就业为抓手,以落实分配政策为保障,全面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问题,稳步提高最低收入标准,催生培育更多小老板、小企业等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加大优质民生供给,做强共同富裕的“里子”。教育关乎未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双减”政策落地,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推开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学位供给,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榆林的孩子就近有学上、本地上好学。实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优化医疗救助政策,兜牢医疗保障底线,积极引进高端医疗人才和专家团队,加强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提升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榆林的百姓就近能看病、本地看好病。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夯实共同富裕的“底子”。“一老一小”牵挂着千家万户,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质量。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抚安置工作,推进城镇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城市住宅建设用地供应,争取政策扩大各类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让榆林的新市民青年人租得起、住得好。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新的起点,新的奋斗,我们必须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供稿人:靖边县委组织部干部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