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唱不断的“酒曲”

2022-10-28 09:40:0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有一条路被称为“幸福路”,有一首曲被称为“酒曲”,当这条路与这首曲相遇相融时,便成为一首悠扬豪放的神木酒曲——《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从黄河岸边,唱到国家大舞台,一举摘得中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的桂冠。

  7分钟时间,3年的付出,融入的不仅是沿黄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创作者们的浓浓情谊。

  “沿黄公路每一段都有我们走过的足迹”

  “一条大路通天外,二道弯弯转的快……九九归一党恩在,十全十美幸福来。”每一次欣赏这部作品,都会被它风趣、幽默的艺术氛围和动人的歌词所感染,尤其是划拳唱念党恩部分,会让你如痴如醉。

  “神木位于内蒙古、山西交界处,具有典型的北方地域文化特色。有酒就有曲、无曲不饮酒,神木酒曲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由草原游牧文化和黄土文化融合而成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曲。”

  神木市文化馆馆长刘香妮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在文化馆工作了20多年,对于神木酒曲有很深的情感。2016年,神木要打造一张文化名片,时任领导在神木文化馆调研时,曾问刘香妮,“神木的文化名片是什么?”刘香妮首选了神木酒曲。于是,打造这一名片的重任就压在了她身上。

  刘香妮希望通过具有浓郁特色的曲调和极具个性的表现方式,让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出别样风采。但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主题。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她和创作团队始终踌躇不定。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将传统文化很好演绎,她冥思苦想,并与团队到基层调研,希望从老百姓身上得到启发。

  直到2017年,沿黄公路神木段98公里建成后,他们才终于确立了这个主题,希望通过作品,展现出沿黄公路开通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变化。

  为了找到最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主创团队一次次深入沿黄公路各村镇,走街串巷式的探访老艺人,聆听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道情、说书等“本土音乐”,从中寻找更接地气、有活力、有情怀而又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形式。

  “沿黄公路每一段都有我们走过的足迹。”刘香妮说,为了凸显黄河沿岸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迎辉煌”的新时代画卷,他们一遍一遍的改词。词改好后,还要让老艺人先听,如果他们听得高兴、听着好,才算过关,因为他们最有发言权,最能听出神木酒曲的韵味。

  当然,词曲还要和主唱一起磨合。什么样的调能唱上去、音乐再现出来是否饱满等,都要一句一句地抠。演唱过程中,还要和表演、器乐相契合,以求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词曲确定后,寻找合适的演员就成了刘香妮最大的问题。

  因为群星奖要求参演者不能是专业演员,而要从老百姓中找。不得已,刘香妮只能从民歌手、唢呐手甚至婚庆主唱中寻找。好不容易遇到差不多的,却发现找到的演员有的会唱不会表演;有的声音条件好,但是身高长相不太吻合……最终确定的13位群众演员,都是千挑万选才定下来的。

  “作为陕西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神木文化馆有责任和义务用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怀。”无论多难,刘香妮和创作团队一道,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信念,最终将沿黄公路上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完美呈现。

  “青青的山,翠翠的崖,天下的朋友请你来,喝上一壶酒,看一看咱黄河岸边好风采……”神木酒曲《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已成为神木市的文化名片,并会将这一古老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神木酒曲《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剧照

  “唱的每一句都要在戏里”

  “这个作品对我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让我深深明白:表演时,唱的每一句都要在戏里,唱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

  谈到这部作品带来的影响,主演艺木很是感慨。整个排练、参演的过程对他来讲仿佛还是昨日。

  艺木本名张利军,现就职于神木市文化馆,是陕西省十大民歌手、神木酒曲非遗传承人……自幼热爱音乐的他,在各大声乐比赛中屡摘桂冠。

  最早介入这个作品时,他是以群演身份加入的。当时主演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艺人,这位老艺人形象也刚好和作品中的角色相符,展现一位老大爷给晚辈们讲述家乡变迁的故事。后因种种原因,主演进行了调整,几番轮唱选拔后,确定由艺木担任。

  “当时要表演一个老人的形象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无论是动作、表情、语调等都要进行调整,这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的。”如果不了解,很难看出,作品中的主演竟然是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艺木。

  由于艺木是学乐器出身,平时多是独唱,演唱时动作比较大,节奏也快,突然要他扮演一位老人,动作要平缓,走路、神态等都要放慢,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为了将这个角色塑造好,他不停地向老艺人讨教,尽量让自己“慢下来”,唱歌、对白、表演,以及在乐器三弦的展现上,都要放慢,每一项都不能马虎。

  “我弹的三弦是蟒皮做的,由于多次排练,我穿过的许多裤子、上衣,凡是三弦接触到的地方都起球了。”3年多来,他们每天不是排练就是排练,尤其是集中排练时,常常是早中晚不停歇,他们自己总结为“三连排”。这个过程中,不光练唱,重点是表演,会有专门的编导、声乐老师给他们指导。

  “盘古开天凿大河,祖祖辈辈河边边过……”整个作品中,开头是艺木练的最多的。他说,“一个作品的灵魂是龙头,这个头一定要唱好。当开头伴奏一响,三秒后就要进唱了,要迅速把情绪、状态调整到位,才能一下入戏。就这一句,我估计练了不下一万遍。”

  他讲了一个细节。为了使排练更有效果,有一次单独排练时,他们自己搭建了一个“高档录音棚”,就是将宿舍内所有有缝隙的地方都用被子、垫子等挡住,以求更好地隔音效果,苦乐酸甜尽在其中。

  如今作为神木酒曲的代表性传承人,艺木走到哪唱到哪,也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传播陕北文化。他说,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将从小耳濡目染下的古老艺术不断传承下去。

  “想不到你因为唱歌找到了工作”

  每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屈德斌是《歌从黄河岸边边来》的群演之一,谁都想不到,曾经的唢呐手,如今已成了神木市文化馆的正式演员,他和这部作品的情谊不言而喻。

  “共产党给黄河岸边缠玉带,全面小康给玉带上缀七彩。”整个表演中,屈德斌对这一句唱词印象最深。

  从小在神木市高家堡镇长大的屈德斌跟记者说,“在我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经常缺吃少穿,住的是土窑洞。长大后发现,村里很多土窑洞不再是‘避风的港湾’,一遇连阴雨,有些土窑洞经不起风吹雨淋成了危房,有的直接塌了。”

  近几年,他的家乡和歌曲里描述的一样,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通过移民搬迁,老百姓住上了新房子,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他说,神木正在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群,他要通过神木酒曲,让更多的人知道神木,了解这种文化。

  因此,屈德斌比别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分节假日排练。尤其是表演,对他来说是难上加难。比赛前,生怕因为自己而影响了整个表演,他时刻都在琢磨着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因为太在意,有段时间每天晚上睡不着,压力很大,脑海里一直想的是要唱什么、该怎样表演好……

  更不巧的是,就在即将参加比赛的前夕,他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而那个时候,正是排练的关键时期,又受疫情的影响,他无法外出看病,没办法只能找点膏药贴上,一个多礼拜,他都强忍着疼痛在排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歌从黄河岸边边来》获得了大奖,这是屈德斌表演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也由于屈德斌的出色表现,以及对其综合能力的考量,神木市文化馆将他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使他拥有了一份正式工作。

  “想不到你唱歌得了全国最高奖,还因为唱歌有了正式工作!”屈德斌母亲得知儿子这一连串喜讯后,高兴万分。村里人在他回老家后,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着这个年轻人。

  “我一定要把这首歌唱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和屈德斌一样,贺亮平是《歌从黄河岸边边来》的群演之一,但他之前却从来没有接触过神木酒曲。

  贺亮平原来是一位瓦工,因为喜欢唱,慢慢地就对陕北民歌着了迷,闲暇之余还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和比赛。唱着唱着,慢慢就唱成了一名陕北民歌手。

  “我很喜欢这种表演形式,又有表演又有唱。”贺亮平很喜欢神木酒曲的表演形态,常常乐在其中。尤其是在划拳令和对唱中,大家有时记不住词,对唱中唱着唱着就对错了,有时划拳时唱的是对的,但动作上却是错的,排练中的小插曲经常引的大家哈哈大笑。

  但乐归乐,该严格的时候也非常严格。尤其是在排练接碗动作时,为了不出任何差错,他们经常一到排练场,第一件事就是练习接碗。一天练习最少50次,有时候上百次,几乎每个人都摔过碗。这项表演考验的是真本事,每一个人都绝不马虎。

  “我希望把我们村建设的更美丽,让老百姓生活的越来越好。”

  贺亮平还有一个特殊身份——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芦草沟村支部书记。这次演出他挤出时间,一边忙着排练,一边还要忙着村里的事。

演员在排练《歌从黄河岸边边来》

  “作品中沿黄公路群众的变化,与我们村子一样,都处在乡村振兴正当时。‘沿黄公路两岸产业项目练成串、种植大棚连成片、路边廊道成景点、村容户貌大改观的小康生活画卷’正在一幅幅呈现出来。” 贺亮平说,以后有机会,他要让这首酒曲唱进芦草沟村,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感念党恩,向幸福出发,过上祥和如意的美好生活。

  他们中有民歌手、有唢呐手、有瓦工、有非遗传承人……因为神木酒曲《歌从黄河岸边边来》走到了一起,共同演绎出黄河岸边的美好传奇和老百姓幸福心声。他们用心、用情,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们求精、求专,将群众文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就像这首神木酒曲一样,经久流传。(文/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