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们吴堡

2021-09-28 15:50:10 来源:未知
  吴堡不大,吴堡不小。
  
  说吴堡不大,这是外域人对吴堡的第一印象,面积不大,堂堂一个县,428平方公里,是同一市兄弟县神木面积的十七分之一强,甚至比不上榆林北部县一些乡镇的面积大。面积小,人口承载相对也会少,自然吴堡就成了榆林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
 
 
  说吴堡不小,是只要你走进吴堡,了解吴堡的前世今生,就自会感慨,吴堡还真不小。正像“大学非大楼之谓”的道理一样简单,吴堡之高大上,在于其久远的历史,在于其军事战略枢要,在于其交通航运地位,在于其响当当的名气。
  
  上世纪初,在中国人还处在东亚无旧石器时代史的纠结时,吴堡就因继无定河流域1922年发现河套人之后,1923年发现旧石器时代遗物,已发现的新石器龙山文化遗址,更是密布27处,让世人瞩目,让历史改写,说明这里自古就是宜居之地,风水宝地。说来也巧也不巧,陕北迄今留存的方言中,吴堡话是最古老的语言,有秦汉人腔调。现代交通307国道、青(岛)银(川)高速、太(原)中(卫)铁路列阵而过,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地理,农耕时代繁忙的黄河水运,其襟山带河的兵家战略气象,以一句“铜吴堡铁佳州,生铁铸得绥德州,一刀裁得个永宁州”让吴堡天下名。
  
  我陪北大朋友同游陕北时,应答介绍榆林十二个县的文化性格,概括“佳县人憨厚,清涧人仗义,米脂人精,吴堡人刚……”吴堡人刚,最先的印象,来自领我入行政门的米脂党校校长、吴堡人孔令明,从吴堡老乡开口“们吴堡”那种舍我其谁的自信更能感受得来。第一人称之我、我们,吴堡人用一个“们”(mei)来表达,这在全中国恐怕独一无二,细细思量,吴堡人的这种自信是有道理的。
  吴堡石城
  
  吴堡不大,历史可不短。自五代十国时期北汉(951年—979年)政权建吴堡水寨伊始,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谜案,究竟是因有吴王墓或以吴人在此行踪得名, 还是因匈奴赫连勃勃囚被俘吴人于此得名,已无法厘清,其实名号来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凡一统天下或封疆裂土的征战,吴堡总有人惦记。时间到了公元1948年3月23日,在陕北转战十三年的中共中央总部,在毛泽东带领下,从吴堡的川口古渡渡过黄河离开陕北,中国红色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雄踞黄河岸边,已成为“一个人的石城”的吴堡古城,建筑面积也不大,10万平方米,2015年荣获“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好像看惯了世事沧桑,这座以雄关天堑立世的古城,处变不惊,在与西犯日寇较量,行最后一次守土有责义务后,退出历史舞台。县治迁出,并不影响他千年见证人的身份,笑看时代变迁,也留下了石城守望人王象贤,一个人独守孤城而不舍这份感动。随着时间的陶冶,太多美好的故事成了传说,吴堡古城的传说,却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了经典的中国故事。
吴堡石城
  
  上天好像对吴堡总有眷顾,一些原本不是资源的资源,在现代化的今天,也就成了资源。如过去被黄河船夫视为畏途,有“望碛生叹”之称,船至调头地理极限的“黄河二碛”,也叫“大同碛”,实际上是晋陕峡谷黄河干流上一段500多米暗礁密布、落差10米、河道由400多米骤束至50米宽水流湍急的乱石滩,想必有黄河壶口一碛,才有了“二碛”这一称号。因为落差大又带“险”字,县上审时度势,逆势上扬,将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适时举办“吴堡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公开赛”,正顺应了时下探险爱好者的需求,好像天意安排,相距不远欲抱琵琶半遮面的横沟温泉,也千呼万唤始出来,联袂推出,一时名声大噪。想来这横沟温泉,8000立方米的日流量,39℃的水温,在干渴的黄土高坡上,漂流、温泉这类水的韵致,自会受人青睐。再利用沿黄公路开通契机,县内打造柳青、民歌手张天恩故居等人文新景点,与域外连接二碛对岸的山西名镇碛口等旅游点,合理配套,更有亮相“舌尖上的中国”的吴堡空心挂面招待,有朋自远方来,前景看好。
  
  当然,响当当的矿产资源也不在话下,丰富的岩盐,特别是已探明的15亿吨煤,是全国少有、陕西仅有的主焦煤,那可叫真金白银。主焦煤也称冶金煤,这种作为炼焦的最佳原料,其价值是普通煤的3—4倍,再加其低磷、低硫、低中灰、粘接指数高的优质特点,为清洁能源、冶金原料的新宠,市场广阔。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亲人尝一尝,开放的吴堡正向四海宾朋发出邀请。
慕生忠
  
  不过,一个地方最提精气神的还是人。远的不讲,近代弄潮时代的吴堡俊杰,也着实让家乡自豪。慕生忠,这位从吴堡走出,由参加陕北闹红勇闯天下,到共和国建立后,任西北军区进藏部队政治委员的解放军少将,就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政权初立,局势甫定,慕生忠在意的不是官有多大,而是他赶着骆驼一路挺进西藏,消耗的4个月时间、损失三分之二的牲口。严酷的现实让这位有天下胸怀的军人,想到此时此刻此地,他能干点啥,应该干点啥。1953年,为解决庞大进藏人员的给养问题,中央委托西北局成立有2.8万峰骆驼运输力的西藏运输总队,这下慕将军又多了一顶运输总队总政委的官帽。正是这顶“骆驼官”官帽,促使慕将军有了从鱼到渔的观念转变,他想到了修一条打通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也许是吴堡人、陕北人身上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刚劲起了作用,硬是以个人一己之见和果敢刚毅,在求得彭德怀将军支持后,他以彭大将军向周总理申请的30万元,和拨付的少量炸药、机械为家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带领麾下1200多人的队伍,动用当地百姓支持,用7个月零4天时间,于1954年修通了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全长1283公里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格尔木至拉萨雪域公路。包括因他一句话:“我们的帐篷在哪,哪里就是噶尔穆”的冲天豪气,又让一座新城格尔木横空出世,拔地而起。令人钦佩的是,他以军人之身,竟有难能可贵的治国方略,在青藏公路通车后,就带着4名工程师,开始了4个月的青藏铁路实地勘察。可不期而至的噩运,却打乱了他的部署。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作为彭德怀的黑爪牙,慕生忠被打入冷宫,青藏铁路也搁浅了,而这一拖就是近半个世纪。慕生忠将军进了牛棚,但青藏高原没有忘记,汉藏各族百姓没有忘记,民间亲切地把他称为“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之父”。一条天路,一座新城,纵观打江山、坐江山历史循回,每当江山易主,所谓得意功勋数不胜数,但像慕生忠那样,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百姓心中,镌刻在祖国大地上的人,却少之又少。
  
  与慕将军一文一武联璧生辉,给家乡带来无尽荣光的是布衣作家柳青。柳青从小受大哥刘春园的呵护,辗转求学并受其影响,12岁即走上了革命道路。但他从小的志向却是文学,他利用米脂吕家硷乡文书的身份,1947年即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种谷记》,这是第一部以宏大叙事手笔、反映农村生活的现代小说,获得成功。后又根据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沙家店战役,创作了长篇小说《铜墙铁壁》。与常人想象不同,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时刻关注农村、关注基层百姓的作家,进城后挂冠请缨,沉入长安县黄甫村,一住就是15年,完成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这一千年不遇巨变面前,中国农村与农民的纠结与思考的巨著《创业史》,奠定了自己在新中国文学史上的教父地位。
  柳青
  
  柳青淡泊名利,却极具家乡情结,在“文 革”中饱受摧残的四年牛棚生活中,他孜孜不倦地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而谋划,通过对以粮为纲无粮吃的反思,也可能是对家乡干旱少雨恶劣自然环境的切肤之感,形成了陕北种草种树发展林牧业的构思,甚至认真研究相关专业知识。1972年,利用初出牛棚进京看病之机,与老战友胡 耀 邦深入交换了意见,在耀 邦同志建议下,他向周 总 理写信,并附上陕北发展林牧业的建议,得到总 理批转。这一建议当时虽无下文,但1978年柳青去世后,《人民日报》作为纪念文章全文发表,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榆林时,给榆林题词“一定要把陕北大地变成乔灌草的绿色宝库”,与柳青建议英雄所见略同。1999年开始试行的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后来陕北果牧大发展、大繁荣,印证了这位赤子的先见之明。
  
  也可能刚直率真坎坷多是宿命,慕生忠、柳青是这样,经济学家张维迎这位吴堡汉子也是。当他还是西北大学在校学子时,就因1983年8月9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为“钱”正名》一文,迎来了一场围剿式的全国大批判,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改革气候乍暖还寒的时候,利用早已被污名化的“钱”字做文章,用政治打杀对待学术观点,对于一个未出茅庐的年轻人,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位接受大批判检验的年轻人,不但未动摇自己的人生信念,反倒有了对改革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改革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政策引导。为此他又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学者,当了推进经济改革的勇士。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坚定的“市场派”,“市场能使我们避免灾难性错误”“市场制度最道德”的观点就不受待见,而其中国经济发展“靠的是柳传志们,而不是周小川们”,特别是改革中不同群体得失的良心分析,甚至招来无端谩骂。几乎每一个尖锐观点,都会引发一场争论,但他深知陕北民谚“灯不拨不明,理不辩不清”之理,坚持明辩出真知的开放态度,不向语言腐败妥协。“从来不为讨好任何人而说话”,成了一种坚守。不是逞强好胜,不一定政治正确,而是我口讲我言,讲真话、讲人话、讲“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话,这就是人之刚,无此,何以立县,又何以为人?
  
  王六,大名王建领,1958年生,陕西米脂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走上社会,分别从业工、农、商、学、兵,先后供职村、乡、县、市、省,长期从事陕北文化田野调查研究。出版《把根留住——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增订版)、《陕北民歌300首》(五线谱版)等专著。散文《又见核桃压枝低》被201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列为阅读答问范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