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文化知识大赛在西安举行

2023-09-26 09:23:29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 张静)9月25日,由陕西省水利厅主办、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承办,陕西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党委、陕西省水利厅团委、陕西省水利发展调查与引汉济渭工程协调中心、陕西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省泾惠渠管理灌溉中心协办的陕西省水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在西安举行。
  本次活动以“看见故乡望见水”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省水利系统的8支代表队参加了决赛。
 
  比赛共分水利万物、水到渠成、水涨船高、水天一色四个章节,设有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四个环节,经过每个参赛队紧张精彩的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3名,优秀组织奖13名。其中,渭南市水务局、陕西省泾惠渠灌溉中心、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摘得桂冠,夺得此次比赛的一等奖。
  “陕西水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底蕴深厚,能够参与此次水文化知识大赛,不仅宣扬和弘扬了我们渭南的水利文化,对于我个人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一个机会,特别感谢这个活动”。来自渭南代表队的选手常利鹏发表了获奖感言。
 
  “接到通知后,我们经过层层选拔,从全系统一千多人中最终选出四名队员进行参赛,并通过封闭式训练、题型分解、提前踩点等形式让参赛队员熟悉题型、了解现场环境,历时半年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好成绩。”据渭南市水务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建荣介绍,此次活动是对水文化知识的更好宣传,目前渭南市水务局建立了水利人才库、出版了三本水文化相关的书籍,今后还将在水文化知识的挖掘、保护、传承上加把劲,争取把渭南市的水文化建设好。
 
  陕西拥有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资源,从秦修郑国渠、汉修白渠、唐修郑白渠、宋修丰利渠、元修王御史渠、明修广惠渠的古代“引泾文化”,延续数千年的“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到中国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修建设计“关中八惠”、“陕南三惠”的近代水利文化,再到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和人民勠力同心开垦南泥湾、建设幸福渠、引水拉沙造地的“红色水文化”,以及如今形成纵跨南北、横贯东西、覆盖全省、支撑长远的现代水网架构,是轰轰烈烈、生动精彩的水利实践,为传承弘扬水文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水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学习水文化、普及水文化、传承弘扬水文化,就是让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全社会,从深邃的文化智慧和思想启迪中吸取营养,激发承古创新的精神动力,赓续水利精神血脉,为新时代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水利现代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奋力谱写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左怀理在采访中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陕西省水利厅编制了《陕西水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陕西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相继出版了《陕西水文化遗产名录》《陕西江河史话》《陕西历代治水人物传略》《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水利纪实》《关中八惠》等一大批水文化书籍;完成陕西水利博物馆提升改造,新建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延安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陕西东雷抽黄工程展览馆、龙首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览馆等;绘制了《陕西水文化遗产图谱》;成功申报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组织拍摄《当代大禹李仪祉》《千秋郑国渠》《一代水圣李仪祉》《渭河千秋》《大美渭河》等纪录片。
 
  “今后,我们将加强水文化阵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开展水文化建设试点,推动安康汉阴凤堰古梯田、榆林红石峡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陕北、关中、陕南各确定1处红色基因水利遗产重要标识地”。陕西省水利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水利文化专家耿涛说,今后陕西还推进水文化与影视、演艺、教育、出版、网络、信息、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塑造一批富含特色的水文化品牌,为新时代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