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边县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改良荞麦品种,提高科学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来升级传统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如今,靖边荞麦产业越做越强,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荞麦已成为靖边白于山区农民致富的“铁杆”产业。
优良品种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优良品种改良,增加农户效益,近几年,农技推广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年一直试验研究荞麦新品种—西农9976、西农9978,相比传统农家品种当地红花荞麦,茎秆细高,遇肥力较高地块易倒伏,亩产量通常只有85㎏,农民种植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相比老品种,种植的‘西农9976’品系亩产量普遍可以超过130㎏。目前,靖边已扩大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数量,为大面积推广作前提准备。
科学种植技术是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靖边县锋瑞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荞麦播种机械研制,设计为固定行距、穴距、下种量、施肥一次完成,机械化的生产可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便于推广标准化的种植模式。靖边县红盛小杂粮农业公司,是专门从事荞麦种子生产企业,并获得了‘西农9976、西农9978’品种的制种生产和经营权。该企业组织荞麦种植大户进行荞麦杂交种种植,并与农户鉴定种植合同,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在提高荞麦品质和产量的同时,靖边积极为农产品找出路,提高农产品的“身价”。目前靖边已初步建立了荞麦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体系,为荞麦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靖边县红盛小杂粮农产品公司、靖边黄土之恋农产品公司是该县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企业坚持自主科研,自主创新,逐步实现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了荞麦品牌打造和深化产品包装加工的力度。
目前,全县种植小杂粮面积22.4万亩,其中荞麦种植面积15万亩,谷子种植面积3.5万亩。荞麦主推品种:甜荞有西农9976、西农9978、榆荞4号荞麦,苦荞有西农9940、西农9909;谷子主推品种:晋谷29、晋谷21、汾选3号。为了扶持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该县农业、科技部门每年都抽出资金和技术力量,做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并且将选出的优良品种,及时无偿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全力推进荞麦产业健康发展。
靖边杂粮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今后靖边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从产业规模、品牌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发展适合靖边的特色杂粮品种,大力推广杂粮产业品牌建设,促进杂粮精深加工基地、餐饮文化和杂粮文化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确保杂粮产业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有路径,力争把靖边杂粮品牌打造成为全国、全省知名的杂粮品牌。(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