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草产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2022-08-23 16:43:35 来源:西部决策网
  夏日,俯瞰榆阳大地,从北部草滩到南部丘陵,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种植基地犹如一张张绿毯铺展开来,跌宕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饲草种植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榆阳区围绕建设“中国草业明珠”目标,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饲草产业发展新模式,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补贴支持农民发展优质饲草、良种繁育以及饲草生产加工等,推动了全区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饲草产业已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预计到今年底,该区饲草种植面积可达30余万亩,其中高产优质苜蓿10万亩以上,其他饲草种植20万亩。
  多年生饲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效益高
 
  眼下,正值第三茬苜蓿收割的时节,在榆阳区岔河则乡白河庙村苜蓿种植基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我公司共种植高产优质苜蓿3000亩,每年可割四茬,每亩可产干草一吨以上,收益大概在3000元左右。”公司总经理苗国华说,从种、收、摊晒、打捆、入库、装车,全部都是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成本,还省时省力。
  2019年,榆阳区将优质饲草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4年安排资金8000万元,推进饲草产业发展,通过连续几年全方位配套扶持,涌现出好禾来、金豆子等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草业龙头企业和积极种植高产优质饲草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种草大户,培育草业合作经济组织160多家、种草大户近千户,初步形成“千家万户种草、种养大户种草、股份经济合作社种草、农业龙头企业种草”的强劲发展势头。其中,小纪汗镇大纪汗村、金鸡滩镇金鸡滩村、补浪河乡补浪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年高产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区均2000亩以上,年可带动农户增收1500多元。
  一年生饲草,青贮玉米、饲用燕麦成“新宠”
 
  作为黄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交汇之地,畜牧业一直以来都是榆阳区传统优势产业。到2021年底,榆阳区羊子饲养量已达210万只,牛饲养量达10.81万头。如此庞大的养殖量,“草”从哪里来?
  2022年,全国最大单体湖羊养殖场——常乐堡15万只湖羊养殖基地的投资者上河集团,分别在榆阳区常乐堡、西左界和归德堡租种近4000亩土地,其中60%种了青贮玉米。“一只湖羊,从羊羔到出栏,需要食饲草大概1000公斤。”据上河集团副总经理刘双成介绍,种植青贮玉米,不仅可以享受林草部门的免费草籽或每亩50元的种子补贴,还可以享受畜牧部门的青贮补贴,更解决了养殖户(企业)牛羊冬季饲料不足的后顾之忧。
  如今,像上河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一样,榆阳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把种植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饲草料作为增收新选择。“青贮玉米是牛羊等牲畜的上好饲料,收割时,包括玉米棒穗在内的整个植株,都一次性完成收割、粉碎、装车,再经过60天左右的青贮发酵,成为牛羊一年四季的‘口粮’。”在榆阳区好禾来草业公司总经理苗志栓眼里,全株青贮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动物适口性好,饲草利用率高的优点。今年,榆阳区一年生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可产生经济效益4.5亿元。
  山地种草,护“被子”也能“赚票子”
 
  北部草滩区发展高产优质饲草,东南部山区怎么办?山区的小型养殖场怎么破解饲草难题?为此,榆阳区进行了积极探索。榆阳区东南部山区,曾经十年九旱,因干旱和贫穷出名,曾经的80个贫困村全部分布在这里。早年,每到春季,仅有的绿色,就是被称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它不仅耐寒耐旱,可以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长,而且草质优良,兼具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站在青云镇色草湾村千亩山地苜蓿基地的田埂上举目远眺,引人注目的块块紫花苜蓿环绕梯田,迎风摇曳。这两年,榆阳区通过项目扶持,引导群众流转宽幅梯田、撂荒地种植本地苜蓿,是饲草产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今年,该区在东南部乡镇共发展集中连片苜蓿种植基地10片5000多亩,“合作社+农户”小成本小规模种植苜蓿近2万亩。昔日蒿草不生的陡坬地被紫花苜蓿的根系织牢,撂荒多年的梯田地被绿油油的苜蓿所替代,羊子进羊舍,“坐享”好饲草……山地苜蓿让榆阳的坡坬变绿、生态变美、农民的钱袋变满。
 
  “一次种,只管收。像这样规模的山地苜蓿种植,李家崾村、殷家墕村都有,如果说种苜蓿能赚钱,种苜蓿养羊更赚钱,不仅护了穷山僻壤‘被子’,也让农民赚了‘票子’。”青云镇党委书记刘春林说。
  试验示范,科技支撑促转型
 
  古塔镇古塔新村的饲用谷子、红石桥乡肖峁村的甜象草、芹河镇谷地峁村的猫尾草,大地种业第二农场的冬黑麦……近年来,榆阳区不断加强饲草品种更新,持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开展饲草试验示范,累计试验示范面积在0.5万亩以上。先后引进推广青贮玉米大京九系列、紫花苜蓿中牧系列等35个新品种。并在不断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冬黑麦+青贮玉米”复种、“燕麦+苜蓿”轮播、“青贮玉米+拉巴豆”混播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禾本科饲草和苜蓿混(轮)播等技术应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等措施,解决饲草种植过程中重茬减产、土壤肥力下降、饲草品质欠佳等问题,使饲草产量、品质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区域饲草产量和质量,推动饲草品种和技术多元化发展。
  “榆阳区为全国优质牧草最佳生产带名副其实,其气候、降雨量、土壤养分含量等都适合发展饲草产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显国说,去年通过引种试验青贮玉米、苜蓿品种各30个,猫尾草品种3个,初步筛选出最适宜榆阳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10个,苜蓿、猫尾草品相在持续观察中。今年,再次试种12个当地主栽和新引进的青贮玉米品种,试种了菊苣、早熟禾、碱茅等共计32个新品草种,目前,各试验地植株长势良好。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十四五”时期,榆阳区将用智能化、产业化的思维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激励草产业“生态+生产”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力将榆阳打造为集种草、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长城沿线风沙区饲草集散中心,陕北地区草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陕西省草牧业科技示范区、优质饲草和绿色畜产品供应区和新时代“中国草业明珠”。(王霞 杜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