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为家真帮扶 情系花园守初心——长安大学派驻花园村第一书记王永辉事迹扫描

2023-09-06 14:55:31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金秋的花园村,百鸟争鸣,瓜果飘香。在连片的袋料木耳基地,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干部正研判着秋耳的收成,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王永辉是2022年5月长安大学委派驻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第一书记的,也是该校自2013年帮扶商南县以来选派的第5人挂职定点帮扶驻村干部。身为长安大学辅导员的王永辉在担任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积极向上前任驻村干部取经,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融入基层一线,自觉对照驻村第一书记各项职责,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结合商南县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科技、学科和教育方面的优势,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赢得群众认可。
 
  深入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一入村,王永辉就和村党支部书记结伴而行,访群众、走田野、爬山坡,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调研、谈心谈话、与外出务工村民电话交流,王永辉取到花园村发展“三字经”:一靠木耳二劳务,三以副业作补充。
 
  王永辉认为,村民收入要增加,还是要把劲鼓在袋料木耳和务工上面。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他一方面为花园村引进袋料木耳品种,另一方面帮助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王永辉还带领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干部、村党员群众代表前往过风楼镇、湘河镇等地,学习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组织召开花园村集体经济产业谋划会议,总结2022年集体经济木耳产业发展经验,制定2023年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同时,注重科学管理,强化联农带农作用发挥。他创建了一套“党建引领、村级主导、群众参与、保底分红”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即“花园村党支部全权牵头,村委会专人组织协调、技术人员全程负责科管、农户参与务工和分红”,保证群众稳定增收稳步致富,引导村集体经济产业健康运行。2023年扩大种植木耳产业至15万袋,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方式共带动周边群众60余人次,发放务工费用超14万元;新开发小通草种植项目300余亩,科管情况良好,通过场地平整、苗株栽种等带动周边15余人次务工;新开发美丽乡村竹篱笆生产项目,上半年已售出4000余米,带动周边7名群众总收入超8万元。今年以来,王永辉通过带领村两委班子转变发展思想,树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理念,村集体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小通草种植、鲢鱼鲈鱼养殖等多类新型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收入由16万元提升至28万余元。
 
  建强战斗堡垒,凝聚干群合力。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驻村以来,王永辉注重发挥第一书记职能,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亮身份、带头作表率、发展当先锋,已经形成党员示范引领,带头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2022年商南县疫情最严重时,王永辉曾连续两个月主动带领村干部、村医驱车50分钟山路,前往花园村最远的龙门片区,挨家挨户采集核酸样本。与此同时,“有困难,找支部”也成了该村解决难题的“最优解”。坚持党建统领基层各项工作,他们将党建工作融入村集体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同时督促做好党员发展培养、日常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年以来,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学习6次、第一书记讲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支部党员带头介入处理矛盾纠纷4起、党员为民办事服务13件、发展新型产业项目2个,在村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1名,联系培养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4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表率作用,助推营造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压实帮扶责任,做好有效衔接。为巩固脱贫成果、及时发现致贫返贫风险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定期督促重点监测户帮扶干部每周入户走访,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王永辉组织村四支队伍每月按期对所有监测户、脱贫户开展一次走访排查,扎实做好第一书记遍访工作,全年遍访群众1071户次,积极组织宣传各项惠农保障政策,强化政策解读,做到应享尽享,提高村民群众政策知晓度和帮扶认可度。每周定期组织四支队伍召开周研判会议,对入户排查及行业部门等渠道反馈风险点进行集中研判,本年度共纳入重点监测户2户7人,消除返贫风险3户11人。
 
  提升治理水平,建设和美花园。王永辉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以“乡村治理有效,乡村发展高效”的目标提升花园村治理能力上水平、上台阶。他充分发挥组长、片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化解、防汛防滑、信访维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年度已培训“人民调解员”5名,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9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合理利用花园村“道德银行”激励作用,激发群众勤劳向善内生动力,本年度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花园村21名先进典型通过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发放大米、食用油、洗衣液等商品价值共约4700余元;全面践行“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打造人民群众“共享、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新局面,本年度共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村集体决策会议7次,征集产业发展、宅地林权等纠纷化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意见11条;先后联系6支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来村调研参观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惠农政策。
      强化作风建设,纾解急难愁盼。驻村以来,他严格要求自身,按要求遵守考勤制度,吃住在村,严格落实五天四夜驻村要求,驻村期间,积极开展入户调查,与村民做到“打成一片”,真正体会到村民所需、所想、所急,通过帮助群众代办残疾证低保证、为在校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宣讲惠农政策、指导填报高考志愿等22件切身实事,真正做到为群众办事服务。除此之外,王永辉联系推进了花园村九组、十组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积极对接长安大学图书馆党总支,已选购主题教育、党建类、农业类书目共约500余册;在花园村白龙广场添置乒乓球桌等广场健身器材6套,极大便利、丰富了群众的日常娱乐及休闲,全面提升了群众日常生活幸福感。
 
  王永辉,一名高校教师,目睹基层一线工作的复杂繁琐与艰辛不易让他飞快成长,镇村干部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担当精神令他受益匪浅,村民群众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淳朴面貌使他备受鼓舞。他深有感触地说:“一年多的基层历练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思维模式、人生格局潜移默化得到拓展提升,但与组织的期盼和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接下来的驻村时间里,能有机会代表学校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的一分子,为商南县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我的荣幸,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担当的精神,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助推和美花园建设再上新台阶。”(供稿:周银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