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四个四”工作法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

2023-08-28 15:26:05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今年以来,洛南县宣传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创新建立“四个四”工作法,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洛南美,各项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四推动”传播新思想  创新理论“声声入耳”
  推动理论学习精准化。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精准化开展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抓在平常、管在日常、严在经常。今年以来,共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6次、交流研讨15次,撰写研讨材料160余篇。
      推动理论阐释大众化。创新开展“干部大讲堂”“党员干部读党报党刊”活动,建立宣讲主题、内容、效果审核机制,每月由党员干部围绕创新理论、项目建设等内容开展专题辅导,目前开展8期。组建县镇村三级宣讲小分队380余支,由三级书记带头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
  推动理论传播体系化。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县融媒《理论之窗》专栏、《洛南调研》等平台,构建网上网下多层次、全覆盖理论传播矩阵。今年以来,累计撰写调研报告120余篇、编发《洛南调研》10期。
  推动理论宣传常态化。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利用“党员会”“周例会”“群众会”等有利时机,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强化”展现新作为   主流舆论“声声远播”
  强化主题宣传。深入开展新闻宣传提升年活动,采取专版、专题、集中、系列宣传等方式,持续强化主题宣传。今年以来,先后策划专版6个、系列报道8期、在市级以上纸质媒体刊发稿件980余篇。
  强化对外宣传。建立新闻宣传周重点机制,每周发送宣传重点、每日推送重要稿件,实现“工作有重点、宣传有方向”。创新开展“我下单·你接单”菜单式媒体采访活动,先后有30余家主流媒体来洛采访。今年以来,在新华网刊发稿件9条、《央视》播发3条、《陕台》播发稿件11条、《陕西日报》刊发72条、洛南融媒体刊发1500多条次。
      强化典型宣传。深入开展“寻找最美洛南人”采访活动,深度挖掘报道教育、卫生、退役军人、志愿者、新型农民、返乡人员等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达到教育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先后挖掘报道何超、肖海生、何伟南等先进典型30余个。
  强化形象宣传。充分利用仓颉文化艺术节、伶伦文化艺术节、钓鱼大赛等各种节会节点,开展“媒体记者走洛南”等采访活动,邀请100余人次记者来洛采访,擦亮打响“汉字故里、避暑名城、康养洛南”品牌。
       “四提升”构筑新高地  文化惠民“声声悠扬”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县镇村“三馆一中心”文化服务体系作用,推动实现247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入开展“爱我洛南”等大型主题文化活动67场次,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200多场次,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优秀歌曲合唱比赛,31支队伍2000余名党员干部齐唱红歌,春节期间景村镇御史村乡村春晚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的赞扬。
  提升群众文化繁荣创造力。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全县文艺座谈会。省文联、省散文学会等作家来洛采风6次。开展“唱、写、画、演”洛南精品文艺创作活动,创作《竹枝词》等地方特色精品节目16个,举办江宁“翰墨丹青·文润宁洛”书画摄影展20余场次。打造了仓颉造字新歌《洛南仓颉颂》、城市宣传歌曲《你好,洛南》全网发行,静板书《洛南新书》反响良好。新排秦腔《西京故事》在市剧院上演,受到领导好评。
        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扩大洛南书画、奇石等产业项目规模,洛南文旅集团等7家公司纳入后备纳规文化企业。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在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成功签约洛铜公司文化项目3800万元。
  提升“文化+”产业融合推动力。深挖仓颉文化、河洛文化、伶伦文化等文化资源,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启动仓颉度假区、伶伦度假区两个度假区建设,打造红仁核桃等22个具有鲜明洛南符号特色产品,洛南荣获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四深化”引领新风尚  精神文明“声声暖心”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干部群众,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远山花开》电影100余场次、票房突破10万元,编印《放歌新时代50首经典校园歌曲》2000余册,推进优秀歌曲进校园。
  深化思想道德建设。隆重举行“最美洛南人”及“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最美洛南人及提名奖24名、新时代好少年及提名奖30人。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5人获市级道德模范称号、4人评为“商洛好人”、2人获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深化文明县城、镇村、单位、家庭、校园“五大创建”,积极开展全县窗口单位文明服务大提升系列活动,指导年内验收的7个省级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培养申报市县级文明单位128个,创建数量突破历史新高。
  深化文明实践工作。将每月第二个周确定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周,编印《文明实践工作规范化纪实手册》印发16镇、247村规范填写,实现所站建设、服务组织网上注册全覆盖。策划开展了“新时代党课快递”项目20余个,组织开展了“四个最美评选”表彰活动。文明实践“四个三”工作法,被中央文明委主办的《精神文明报》刊发。策划开展的“乡音传党音·声声润民心”文明实践活动,被《文明陕西》刊发。今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次。(供稿:郭民成 赵晓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