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事增华再出发——洛南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十大亮点

2022-12-30 17:25:55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2022年,洛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一都四区”发展目标,科学谋划、沉着应对、拼搏奋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8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2.72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6亿元、增长11.8%。
 
  
      亮点一:举办首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成立洛南商会深圳、新疆、北京、南京招商联络处,成功举办首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围绕五大产业链,成功引进卫岗乳业、煌朝集团、华钼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落地项目41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个,落地总部经济1个,招商到位资金155.2亿元,精准招商取得积极成效。115个县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老城区改造提升、得实润泽新型建材、九龙万吨选厂改造提升等76个项目建成或完成年度投资。洛卢高速、中电建绿色矿山、中医院迁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环亚源生态岛项目代表商洛接受省级观摩。西北核桃物流园、洛南县第二高级中学、鑫磊恒达项目接受市级观摩,取得了良好成绩。
 
  
       
      亮点二:发布“洛味缘”公用品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出台支持粮食生产、核桃发展、蔬菜种植、撂荒地复垦一揽子政策,建成高标准农田6.9万亩,复垦撂荒地8000亩,发展烤烟7万亩、中药材5.8万亩、食用菌3150万袋、红仁核桃7120亩、蔬菜设施大棚14135个、畜禽111.3万只(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2.69万亩,产量12.65万吨。洛南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奥运冠军马琳为洛南核桃公益代言,“洛南核桃”品牌价值达到30.68亿元。德胜农业获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烤烟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洛南召开。发布启用“洛味缘”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60家企业获得品牌授权,橡籽凉粉、金银花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亮点三: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工业产业持续壮大。为企业协调贷款8.6亿元,减税降费1.4亿元。以环亚源为链主的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链基本形成,产值突破百亿元;以煌朝真空玻璃、中泰石英砂深加工项目为龙头的硅石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以九龙公司、华钼钼深加工为主的钼产业链加快形成;鑫磊恒达装配式建筑板材等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用,年可消耗尾矿80万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建成标准化厂房7.1万平方米,巧手工艺等企业入驻宁洛产业园,陶岭污水处理厂、卫东污水处理厂即将投用,新增入园企业8家。
 
  
      亮点四:组建成立文旅集团,加快康养洛南建设。整合全县国有旅游资源成立县文旅集团,全面加快康养洛南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市级初验,洛南创建为全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和“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仓颉小镇创建为4A景区和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音乐小镇创建为省级研学基地,保安镇获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景村镇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成功举办“第一届苏陕美食节暨农特产品展销会”,销售洛南优质农产品7600万元,“洛南康养地产西安推介会”等活动。打造推出“洛小桃”城市IP,设计发布“汉字故里 康养洛南”对外宣传语和城市logo,“康养名城”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亮点五:深化“两拆一提升”行动,城乡建设焕然一新。累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牌1.4万块、违法建筑492处2.46万平米、多余城市家具4964个、楼顶露台违法建筑物148处9720平米。老城区改造提升项目全面竣工,8条街道架空通讯线缆落地入廊。县河综合治理、河滨景观步道完工投用,宁洛桥、西寺桥、南门口桥完成改造,建设桥、英华路、华阳大道建成通车,东风路、柳林大道加快建设,河滨南路、河滨北路、柳英路“白改黑”工程全面完成,治理城区背街小巷泥泞路112条。5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2550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7个口袋公园对外开放,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1%。安装城市宣传节能路灯530盏,亮化楼宇72栋。县城“一河两岸三区四大门户”治理提升初见成效,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落实门前“四包”责任,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分类收集,规范临街商户经营行为1200家,划定停车位2086个,县城交通秩序及环境卫生不断改善。
 
  
     亮点六:推进乡村建设百村示范万户行动,脱贫成果有效巩固。积极开展“十核查十研判”“百日督帮提升”“农户大遍访”等行动,精准落实“一对一”动态监测帮扶,265户危房改造和116户宜居型示范农房全部竣工;向27280名脱贫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1383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建成投用公有产权标准化卫生室154个,大病救助6504人,慢病签约服务率和脱贫群众参保率达到100%;消除直饮水窖1924眼,38个村9.2万人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全市人饮窖水消除工作现场会在洛南县召开;发放兜底保障资金1.14亿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发展核桃、食用菌等增收产业,新增农业企业47家、合作社42家,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及重点监测户5351人。争取宁洛协作资金7668万元,实施协作项目15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百村示范万户行动,出台全市首个《工作导则》,整合涉农资金3.4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72个,完成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工程142条119.95公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召开观摩推进会6次,秦岭山水乡村焕发新的活力。
 
  
       
      亮点七:成立秦岭生态保护中心,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严格落实“双查”机制和“快查快处绿色通道”机制,查处破坏秦岭生态环境案件75起,移送起诉12案16人,行政罚款190.09万元。县秦岭生态保护中心挂牌成立,组建县水利集团和环保产业集团,全力推进黄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启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3天,矿山生态恢复16.34公顷,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2处,营造林9.7万亩,洛河等16条重点河流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矿业“五化”建设,39家矿业权正在有序退出。新增耕地2693亩,改造提升耕地2000亩,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环亚源公司获评商洛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示范案例。
 
  
      亮点八:推进城区学校“3468”规划建设,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实施教育强基工程,制定城区学校“3468”建设规划,在城区设置3所高中、4所初中、6所小学、8所幼儿园,洛南二中、第三初中、柳林小学、第六小学秋季正式开学,新增学位8600个,洛源中学等6所学校完成改造提升,全市教育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洛南召开。高考二本上线人数再创新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9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79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笔7620万元。中医院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县医院迁建完成选址,健康营地建成投用,中医院荣获全省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四皓、古城、景村卫生院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馆,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梁塬水厂管网改扩建二期建成投用,洛惠渠改线工程加快推进。洛南静板书荣获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类一等奖。民生社会保障应兜尽兜,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个,提升改造永丰、石门等5所敬老院。8个小区701户群众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全市率先推行“审勘分离”工作模式,开展“一业一证”试点工作,90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新增市场主体1969户,同比增长7.4%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亮点九:创新“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建立“人盯人+八抓八防”机制,推广“支部+网格+党员”模式,在全县16个镇办划分网格片区,选配4925名片长共管共护,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集中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全面排查自建房安全隐患,消除经营性自建房风险隐患28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1598”行动,闭库销号尾矿库15座。在全市率先使用OA系统,政府系统公文转办效率明显提升。县公安局民警樊有宏当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电信诈骗专项整治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亮点十:创新“123456”作风建设机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创新“123456”作风建设工作机制,启动实施廉洁文化“五大工程”,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五个到一线”,筑牢了奖罚分明、清廉洛南工作基础,确保作风建设抓常抓长、抓严抓实、抓深抓细,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村分四类、三色预警”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长效机制,探索村村、村企支部联建等模式,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9个,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治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创新开展“党史宣讲到村头·实事办到家门口”文明实践活动,获省级创新竞赛二等奖,全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商洛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供稿人:邱宏波  赵晓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