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辉,男,中共党员,1986年生人,武侯镇朱家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局党组认真挑选驻村干部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站出来担此重任,他说,“我也是咱农村的孩子,当看见党和政府让我的家乡旧貌换新颜,让老百姓脸上都露出全面脱贫后的幸福笑容,我就下定决心要听党的号召,要为更多乡村的振兴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坚持脚步丈量,做“为民服务孺子牛”。面对全新的工作和复杂的村情环境,陈玉辉来到朱家河村的第一件事便是积极联系村两委班子,虚心请教老党员,拜访老干部,详细翻阅台账,将村民们的家庭档案情况默记于心,手抄于册。路上每见着一位行人,他总是热情洋溢地走过去打招呼、拉家常,不出一周,村民们也很快了解并接纳了这位和善、爱笑的“陈书记”。四组的老徐谈及他,总是忍不住夸赞道:“陈书记好哇!没一点架子,就跟自己家娃娃一样关心我,陪我老汉谝闲传,还帮我劈柴哩!”。
陈玉辉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招呼他的亲切喊话,他也在乡亲们的欢迎中跑遍了朱家河村的每一条路,翻过了每一个山头,用脚步搭起了一座 联通群众的“同心桥”。“六查六问”遍访工作中,他全靠双腿来回跑,脱下鞋子脚上早已磨破,可第二天仍然继续穿梭在田间阡陌中。他说,“我就是来给村民们服务的孺子牛,要把服务意识代入帮扶工作中,哪里需要我们工作队的帮助,我们就冲在第一线。”
坚持统筹谋划,做“创新发展拓荒牛”。乡村发展靠的是特色产业,靠的是创新理念。陈玉辉在遍访入户的路上偶然瞥见一段蜿蜒的临溪路,于是爱想问题的他回到办公室便立即召开了项目规划研讨会,将自己想打造一条景观路的想法供大家一起商讨。大家在重回现场观测后,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好想法,既美化重塑了乡村道路,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第一块拼图。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此曲折蜿蜒的山路,如何测得精细数据呢?于是陈玉辉连夜联系测量公司,请求派专业技术员进行数据测量收集,并主动加班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图纸上不断实验规划方案,连续几天几夜的工作,一张完整的设计图连同可行性研究方案已整理出来。
没做休息,陈玉辉又将目光瞄准了河对岸的另一块地方。农村的破碎化土地极大的限制了农户经济发展,尤其是朱家河村这类山地,土质的风化以及坡度的陡缓都影响着百姓的收入,加上年轻人外出务工者众多,老龄化农村也使乡村发展面临考验。陈玉辉看中的这片土地是河滩附近为数不多的平缓地带,考虑到当地山鸡肉质好,质量佳,再加上管理也方便,经济收益还不少,于是他又将这个想法提供给村两委。并协助召集村民开了一次会,详细地将这个计划给村民们解释说明,理清发展优势,在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后,目前项目也已走上了工作议事日程当中。
坚持扎根大山,做“艰苦奋斗老黄牛”。在朱家河谈起陈玉辉,村干部和村民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可在家里,这个硬汉总是那么“不负责”。工作队员们都知道,他们的陈队长每次看见手机上妻、女的照片就会连连叹气,直言自己对不住家人。由于驻村,他很久才能回家一次,也错过了许多陪女儿成长的重要时间。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回到宿舍和家人聊天,他也总是装出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跟女儿谈谈一天的收获,直到说了晚安,才红着眼圈恋恋不舍地关掉手机。第二天起来,他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激情。他说,“我有自己的小家,可我更有朱家河这个大家,这里的百姓也是我的亲人!”
他总是言出必行。
“8·21”极端天气让勉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暴雨侵袭,也让朱家河陷入了一场危机当中。由于岩层风化,土壤松弛,连接武侯镇与朱家河村的唯一道路不断发生滑坡落石,交通一度瘫痪。路断了怎么办?百姓们的生活物资怎么办?不由分说,带着对百姓安全的责任,陈玉辉与原村支书徐小清一拍即合——走!一定要走出去!待雨势稍缓,一行人打着手电筒趁着夜色徒步往县城方向走去。一面是悬崖陡壁,一面是随时滑落的山石,可他们没有退缩怯懦,因为身后就是全村的老百姓啊!路不通就刨开泥土,搬开石头;看不清就趴在泥土上匍匐前进。从下午走到第二天拂晓,20公里的山路他们硬是坚持走了出来,在向镇政府做了紧急汇报后,稍作休息又继续返回朱家河。当问起他有没有后怕时,他笑着说:“当然怕了,但当时就没想那么多,信息也中断了,我们要不出去老百姓该怎么办?这都是我的亲人们啊。选择走下去我觉得任何一个第一书记、一个党员都不会犹豫的。”
陈玉辉总是爱说,“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住建人,我要把自己奉献给这份热爱的工作,努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也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国家的稳步发展正是由像他一样的九千万余共产党员砥砺前行,乡村的振兴发展也将由像他一样的九千万余共产党员摇桨启航!(通讯员:崔志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