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摘穷帽 五年攻坚硕果多 ——镇巴县兴隆镇竹园村产业兴旺稳脱贫

2020-11-23 16:21:23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镇巴县兴隆镇竹园村在镇党委、镇政府“三抓三当一引领”强党建促脱贫实施方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主题党日+产业发展”活动为载体,把贫困户发展产业、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重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创业成功人士返乡领办产业,加快了全村“4+x”产业发展,全村“四支队伍”带领全村人民历经五年奋斗、硕果累累,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竹园村位于兴隆镇北部,山大沟深、坡地广阔、立地条件适合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发展。全村251户826人,贫困人口63户137人。县城建局质监站、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同帮扶该村,他们与镇村干部密切配合,不断培育壮大“大黄、魔芋、天麻、生猪”四大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产业发展兴旺,全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增收路子越来越宽,经济收入逐年攀升。

       党建引领,“凤凰”返乡。该村党支部围绕兴隆镇党委“星级支部”创建目标,坚持不断地抓党建促脱贫质量提升,大力实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工程”。竹园村耕沟组退伍军人王光辉在贵州经营煤矿10多年,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是一只高山上飞出的“金凤凰”,村党支部多次与他联系,终于让“凤凰回巢”,支持他成功兴办“镇巴县鹏辉富强农牧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建起“大黄基地”、使全村有了“支柱”产业,村民稳定就业增收有了“依靠”,村“四支队伍”结合农户实际,精准施策、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和帮扶单位的产业资金项目配套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务工则务工的原则。家家户户都搞起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为持续稳定增收夯实了基础。

      该村蔡家河组张新华,今年54岁,他自己患有结核病,妻子乳腺增生,他结合自己家庭实际,在帮扶干部指导下,种植大黄12亩,栽天麻60窝,养鸡16只,鸭子10只,养猪2头,仅大黄一项,先后收入3万多元,供养儿子张安峰顺利上完大学,今年刚毕业就考上了本县碾子镇特岗教师,一家人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党员示范,辐射带动。为做大做强全村中药材产业,实现全村“户户有产业”的增收目标,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林带头种植大黄50亩,近几年先后收入16万多元。他帮扶的蔡家河组贫困户郑富林,今年58岁,全家4人,在他的手把手帮助下,种植大黄13亩,先后收入4万余元;蔡家河组杨柏林,48岁,全家2人,养蜂20桶,种植大黄15亩,稳定上午收入供养儿子大学顺利毕业。

       共产党员,村委副主任张盛云,在产业扶贫工作中,领办了“镇巴县盛云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舞起了全村“天麻产业”龙头,他带动贫困户10户和周边非贫困户加入了天麻种植队伍,该村油坊组贫困户吴代明,今年58岁,他全家4人,妻子有“风湿”慢性病,在他的带动下,去年栽天麻300窝,收入4000多元,今年又种植了300多窝,增收2000多元。

       近日,张盛云去他帮扶的本村田坝组贫困户李永高家核算季度收入,李永高欣喜不已,他高兴地说:“我家3人,今年光景不错,照这样下去,日子会越过越好,虽然我已经64岁了,儿子又在外务工,可村上的驻村帮扶干部经常来我家指导“技术”,我与残疾妻子一起,栽天麻200多窝,收入2400多元,养猪2头,种植乌药1亩,收入600多元,卖鸡子3000多元,板栗子2000多元,魔芋1000多元,腊肉2000多元……。”

       竹园村就是这样党员走在前,村民有“标杆”,全村已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存款的喜人局面。

       四送一找真帮扶,产业增收后劲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派驻的第一书赵彬和县住建局质监站派驻的驻村队员蔡壕等同志,坚持五年攻坚力度不减、干劲不松,上下协调、吃住在村,为民解忧、共谋发展。

       镇政府联村工作组长刘永全六年如一日,与镇村干部一起鏖战在脱贫战场,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坚持定期到帮扶单位协调帮扶项目,落实产品“销路”,经常到林业局等单位汇报、争取林下经济等扶持项目。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坚持每月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每月至少1次到村指导帮扶工作,动员本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四送一找”(送资金、送技术、送种子、送服务,找市场)活动,帮助农户补短板、激励农户摘穷帽。

       近年来,县帮扶单位先后帮扶竹园村各项产业发展资金及慰问物资等70万余元。今年10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县住建局质监站两个包扶单位领导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扩大魔芋产业种植面积缺少种子”的难题后,两个帮扶单位共同研究,及时资助扶持全村“魔芋产业”发展资金6万余元,购买魔芋种子12500斤,按人头地块发放到全村250户村民手中。

        竹园村耕沟组贫困户邱山,家庭人口4人,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奋发图强、积极向上、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全部发展成“中药材”产业,结合实际,把长、中、短期产业互相结合,实现了逐年稳步增收目标。目前种植大黄20亩,魔芋3亩,天麻100窝,养土鸡100余只,为本村脱贫退出户提升巩固脱贫成效树立了“标兵”。
        目前,竹园全村脱贫增收产业已覆盖全村家家户户,村民人人有事干,个个会挣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拒不完全统计,全村已发展大黄3000亩、核桃3000亩、乌药500亩、天麻20000窝、魔芋600亩,已成为兴隆镇中药材产业园区“重要基地”之一。

        谈起全村脱贫产业发展收入远景,驻村第一书记赵彬自豪地说:“去年竹园村大黄收入40万余元、乌药14万余元、魔芋20万余元、板栗56万多元……。”

        产业在成长,增收有保障。历经五年攻坚奋斗,昔日的山坳山峁结下了丰硕之果,真正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竹园村已趟出了一条绿色生态致富新路。(供稿人:段明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