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防”管理帮教体系 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防线

2022-09-21 11:52:20 来源:西部决策网
  社区矫正是贯彻党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度,是事关社会稳定和一方平安的“国之大者”。近年来,宝鸡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构建“技防+人防+心防”管理帮教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教育质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科技插翅助力,筑牢“技防”防火墙。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只有紧跟新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才能不断提升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水平。落实大数据信息化核查。坚持与宝鸡市公安局联合发文建立信息化核查制度,通过大数据每月对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住宿、跨区域动态轨迹等情况开展信息化核查。视情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赌涉毒、涉邪教等重点矫正对象加大核查频次,实行动态管控,并纳入考核体系。今年以来,各县(区)开展信息化核查34次,对核查出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39人分别给予训诫、警告。落实“宝鸡帮教”微信小程序定位监管。市局投资17万余元,研发“宝鸡帮教”微信小程序,宝鸡市所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录入小程序,坚持每日打卡,通过人脸识别、一键定位等方式,精准掌握矫正对象行动轨迹,较好地解决了“人机分离”的问题。落实视频点名制度。制定印发《宝鸡市社区矫正视频点名制度》,对越界报警、不按规定打卡报到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托市县(区)指挥中心及个人视频点名APP,及时开展视频核查。今年以来,市、县(区)共开展视频点名105次,发现不假外出、人机分离的社区矫正对象9人次,均给予训诫,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落实电子手环定位。对2名重点社区矫正监管对象,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审批规定,佩戴电子定位手环,防止脱管漏管问题发生。通过千回百折地探索“技防”管理新路,终于弥补了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管理因技术固有缺陷而导致不可修复的技术漏洞,有效解决了全市13年来知“漏”而望“漏”兴叹的“人机分离”的脱管、漏管问题。
 
  制度排兵布阵,织密“人防”监督网。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是国家惩罚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只有雷打不动落实好各项日常监管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位、做扎实。坚持“日查其轨,周闻其声,月见其面”。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查看矫正对象手机轨迹,每周通话了解近况,每月见面谈话,详细了解掌握其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定期入户走访。落实完善帮教小组工作机制,入户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收集矫正对象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工作收入、现实表现等情况。今年以来,帮教小组成员开展入户走访2270人次,帮助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187个。坚持不规律突击家访。推动日常监管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通过不打招呼、不确定时间,进村入户,到矫正对象家里或者工作地,查看了解实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管控到位。坚持联合执法检查。联合市县检察机关采取自查、抽查、评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定期开展社区矫正联合执法检查。对下落不明、需要移交和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联系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置。今年以来,市县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4次,发现问题27个,落实整改建议29条。特别是今年以来,宝鸡市司法局为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开展了“大排查,严管控,护稳定”专项行动,对全市包括社区矫正对象在内的重点人群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重点监管对象137人,解决社区矫正隐患问题129个。
 
  帮教轮番登台,夯实“心防”思想堤。教育转化是社区矫正工作的落脚点。宝鸡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各级社区矫正工作者、帮教小组成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扑下身子实帮真教,切实从根本上做好矫正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加强日常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社区矫正对象每季度至少进行四次集中教育培训。同时,重视个案矫正,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悔罪意识、日常表现、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一人一策”地做好个案矫正工作,增强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来,市县(区)共开展集中教育98次,个别教育923次,谈心谈话1550人次,通过有“温度”的教育帮扶,稳定了矫正对象的思想情绪,较好地促进其逐步融入社会。进行心理疏导。在过去的工作中,宝鸡市司法局发现许多社区矫正对象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因心里问题引起的。所以,宝鸡市司法局坚持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人员或聘请专业心理矫正师,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不断提高其适应环境、融入社会的能力。今年以来,宝鸡市司法局为182名矫正对象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认罪伏法,重塑人生。发挥资源优势。各县(区)充分整合和发挥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化解社区矫正对象各种思想和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各县(区)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服务356人次,调解纠纷82件,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四是广泛开展济困帮扶活动。开展“送温暖,解难事,促转化”活动,为矫正对象办好“十件实事”。今年来,协调落实低保政策30人次,社会救助10人次,办理社会保险15人次,牵线婚姻4人次,协助上学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人次,落实住房及承包责任田120人次;开展“话社会治理,讲帮扶故事”活动,组织现场或视频演讲交流,演绎帮扶故事,传承感人精神,宣传先进典型,总结交流社区矫正工作帮扶经验。今年以来,市县共计开展了23次“讲帮扶故事”活动,有的县(区)还将部分感人的帮扶故事拍摄成微电影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上门送关怀、解愁盼”活动,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特征,各级主动进村组入社区,开展帮扶工作。截止目前,先后看望了92名困难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了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其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张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