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李乃斌 通讯员 支春宁)为进一步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台。慕仪镇成立专班全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到2019年底在全区率先实现了镇村12个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围绕“123”便民服务理念(即:树立一个理念,用好两个平台,创新“直办、陪办、代办”三办模式),高质量开展便民服务,彻底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镇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办”服务模式得到了省市区的充分肯定,便民服务事项拓展至82项,山西长治、咸阳武功等多个单位参观了慕仪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后,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具体做法:
一是树牢“一个理念”,夯实便民服务思想根基坚持为民服务、为群众着想理念,加大对服务群众办理事项的宣传力度,下大力气对群众申办事项的种类、程序和所需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镇上先后三次组织各站办讨论研究、规范流程、全面梳理,将分散在各站办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事项全部移交至镇便民服务中心,近期又按照区上统一指导,将便民服务事项由之前的75项拓展至82项。通过广播、开会讲解、发放办事指南、公开栏张贴、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印制发放便民服务政策宣传册及彩页1300余份,公开咨询服务电话,让群众知道到哪儿办、怎么办、需要哪些资料、资料如何填写等,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规范化、透明化、一站式。
二是激活“两个平台”,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水平一是镇村平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我镇成立专班,全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到2019年底在全区率先高质量实现了镇村12个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对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门牌、标识牌、背景墙、制度牌等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做到一目了然。给全镇11个村统一制作了门牌、管理制度,特别是齐西二村制作了新的服务柜台,第三村、黎明村进行了墙改梁并对服务站进行了新的规划设置,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 三是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前期对镇便民服务中心桌椅、电脑进行了升级改造,连接了政务服务专网,安装了电子显示屏,11个村通过VPN全部接通了市级政务服务平台。目前镇级生育登记服务、临时救助(一万元以下)等10项便民服务事项,村级(试点齐西村)生育登记服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新增办理等4项便民服务事项,可直接通过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办理,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四是创新“三办模式”,提高便民服务整体效率对于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工商登记、生育登记服务等33项直办事项,只要符合规定条件、群众申请材料齐全,窗口当场受理办结;对于公益性岗位申请、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申报、申请城乡特困供养、再生育审批等46项需要报上级审批的事项,全面落实“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由工作人员按照所办事项要求,一次性收集所有资料,并在规定时限内代办完结,交付群众;对村集体或村民个人进行的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等3项多部门联合审批事项实行“陪办”,由工作人员配合陪同到区级相关部门和区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办理。另外,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耐心向申办人解释说明。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方式,尽最大努力确保群众满意。四、树立“三心”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热心”做好接待。在开办业务前,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让办事群众感到暖心。“耐心”做好解答。在受理业务时,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坚持“一件事一次办”;对不符合办理条件的事项,做到耐心解答,做到依据、时限、程序“一次告知”,提升政府威信。“真心”做好服务。在便民服务上,通过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用“真心”赢得民心。
下一步,慕仪镇将坚持“一张笑脸迎进门,一声问候暖人心,一腔热情服好务”原则,不断创新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等制度,用好“三办”模式,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为建设“四美”慕仪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