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四轮”驱“后扶”

2021-01-13 16:20:36 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汉滨区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超10万人,大都分散居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十二五”以来,汉滨共计19.97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作为全市“百万大搬迁”的主角之一,汉滨在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发展的工作上,等同于周边兄弟县,却又存在一些区别。人口基数大导致搬迁人群体量大,地域面积广决定南北文化差异大。因此,汉滨必须跳出搬迁后扶看后扶,做到先人一步、多想一层。
  发展靠产业,服务靠市场。汉滨区在强化党委、政府牵引力和推动力的基础上,加快搬迁群众身份、职业转型,以市场化服务代替政府大包大揽,探索组织引导、产业优先、强化管理、市场服务“四个轮子”驱动的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模式,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可致富。
 

组织在身边,群众有靠山

  “搬到这里后,参加党组织学习还要回原财梁村党支部,坐车受尽颠簸。不去学习,又怕掌握不到上级最新政策,脱节……”汉滨区县河镇红升社区老党员汪德玉说。
  红升社区占地100余亩,有安置房708套,截至2019年9月30日,入住率1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5户756人。
  搬迁前,群众居住分散,相对自由。可搬迁后,大家聚在一起,住在崭新的楼房里,从外观看与城市无异,但说到底,房子里住的大都还是农民。随着入住人口不断增加,怎么把群众由“社会人”变为“组织人”?问题摆在了汉滨区委、区政府面前。
  人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2020年以来,汉滨区按照“抓党建、壮队伍、优保障、建制度、强引领”思路,构建精干高效的基层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在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做到党建覆盖全面、队伍建设过硬、基本保障到位、工作制度健全、作用发挥充分,为搬迁群众乐业安居提供组织保障,把搬迁安置点打造成“乐业之家、方便之家、温暖之家”。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汉滨在全区300户以上的安置点单独设置基层党组织,300户以下的安置点采取联合、挂靠方式组建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安置点选派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设立工青妇群团组织。
  2020年4月,县河镇红升社区将党员进行整合,建立起融合型党支部,汪德玉和搬迁来的党员一起转入了党组织关系。随着党员队伍不断充实,红升社区党支部发起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亮牌上岗展风采”倡议,将所有党员都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汪德玉还成为了社区文艺宣传骨干。
  县河镇红升社区只是汉滨区以党建引领,统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服务全局的缩影。七堰社区、松坝社区、沈家岭社区、恒华家园社区……纵观汉滨川道沿线、南北二山,170个安置点,共单独或联合组建党支部68个,挂靠邻近村103个,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7个,所有社区服务阵地均达标,全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农民变工人,门口有钱挣

  走进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新社区工厂,工人们正坐在缝纫机前娴熟地操作机器,缝合一只只毛绒玩具。
  “在这里上班,一月能挣2000元左右,最主要还是能照顾家人,比出门打工划算多了。”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搬迁户刘丛红满脸堆笑地说。
  一年前,刚刚搬入社区的刘丛红,面临的还是另外一种境遇: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丈夫一人在工地挣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群众搬了新地方,生活就要有所改变。可搬进社区的群众远离了土地,吃根葱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
  稳定就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了给搬迁群众找到好出路,汉滨区摸清搬迁群众“底子”,认真分析各社区周边主导产业、集体资源、劳动力分布、就业状况、人均收入等优劣势,充分考虑搬迁户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实际,结合留在社区大多是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等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对全区3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对1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加工车间,形成了一批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业态的新社区工厂。
  “政府给我们引进了工厂,现在只要自己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刘凤琴说。随着社区毛绒玩具厂的建成投产,刘凤琴和一大批搬迁群众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目前,汉滨区共建成新社区工厂91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带动就业7335人,2523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社区工厂无疑解决了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可还有一部分群众却陷入了“窘境”。人能搬走,土地搬不走,有的搬迁群众对土地有了依赖,职业转化较难,还有一部分劳动能力较弱的群众只能做一些较轻的劳动。
  为确保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一个不漏,汉滨区在实现搬迁社区新社区工厂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党支部+产业就业”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一批以茶叶、辣椒、核桃、猕猴桃等为主的农业园区在社区附近建设起来。同时,汉滨为劳动能力较弱的搬迁户,设置公益性岗位、特设岗位,联系在社区、工厂、集镇周边从事餐饮、保洁、绿化等工作。
  “厂里的活我做不来,种地也下不了力了,我就在家门口的厂里负责保洁,一月工资能拿到1800元左右。”在五里工业集中区西区新社区工厂,贫困户陈凤琴说。
  抓好产业就业,做实安心工程。汉滨区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5800余人次、创业培训115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4316个,转移就业4.1万人。全区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147个,发展生猪养殖79万头,魔芋、蔬菜种植分别达到12万亩、17万亩,4万余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管理无盲区,和谐又平安

  “我们社区好,每个楼都有楼长,管卫生、管水电,两口子吵架都管……”这是关家镇小关社区居民的共识。
  关家镇小关社区居民孙明辉是一位热心人,平时在社区里只要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他总是会指出来。后来,在社区群众的推荐下,孙明辉被推选为楼长,社区党支部还为孙明辉解决了公益性岗位。
  “现在搬到了社区,我们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和谐,我愿意做这个大家庭里的调和剂。”孙明辉说。
  汉滨区明确,由各安置点党组织牵头,搭建以网格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中心户长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群众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社区居民遵法守法意识稳步提高,各安置点逐步和谐稳定。
  “过去社区纠纷多,后来通过改变社区管理方式,民风好了,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也少了。”谈到松坝社区,汉滨区谭坝镇党委书记陈康玲连连称赞。
  2019年,松坝社区党支部班子调整后,通过摸民情、访民意,研究制定“德治松坝”管理模式,落实“一约四会”,设置“善行义举榜”“新民风文化墙”,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积分超市”,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弘扬“诚孝勤俭和”文明乡风,引导形成了文明和谐、崇德向善、自立自强的社区风气。
  在社区治理方面,汉滨区持续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上下功夫,健全治理体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汉滨区按照新设、融合、挂靠三种形式,规范设置4个搬迁社区居委会、46个融合型社区及120个挂靠居民小组,推行网格化管理。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实施一楼一网格,共推选网格长700余名。建立文明实践站4个,开展道德讲堂170余场次,开展道德评议400余场次,群众自发成立“治安巡逻队”“义务清扫队”“文明新风宣传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400余个,构建了联系无障碍、管理无盲区、服务无缝隙的“立体化”搬迁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市场化服务,生活比蜜甜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汉滨区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实施方案和15个专项方案,建立后续扶持项目库,涉及14大类554个子项目,总投资7.5亿元。其中,2020年实施项目37个,总投资1.3亿元。
  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汉滨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逐步完善170个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一批由党委、政府牵头的“爱心超市”“中老年活动中心”“小物业”等纷纷建立起来。
  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服务和管理,前期必须依靠党委、政府引导,但群众搬迁后,要长久地生活,管理、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很有必要。
  走进谭坝镇松坝社区“爱心超市”,文具、粮油、家电、服饰等日用商品琳琅满目,时而能见到三三两两前来购物的群众。
  松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宇明介绍说,之前的“爱心超市”由社区管理,货款物资靠政府划拨、社会各界捐献,因为考虑到每季度评选后再兑现,商品流动慢,所以一些食品都不敢进货,这就导致了商品单一、档次不高,最终引不起群众的关注。
  后来,松坝社区研究决定,将“爱心超市”承包给有经营意愿的社区群众李晓龙,社区群众通过现金可以购买商品,也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商品,积分统一由社区来买单。
  “这样以来,我们既解决了商品流动慢的问题,还解决了货物资金的问题,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大的方便。”陈宇明说。
  除此之外,汉滨区在170个安置点逐步完善商业化物业管理,让搬迁群众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融入市场化。
  张滩镇中心社区入住群众451户,在全区范围内,属较大的社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张滩镇党委、政府就明确将物业公司同步引进,在管理服务方面走市场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开始的时候群众也不配合,物业费也不好收,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感化引导,从卫生保障、安全保卫、矛盾化解、难题解决等方面优化服务,群众也渐渐理解了。”张滩镇中心社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崔海兵说。
  物业、餐馆、菜园、超市、学校、医院、广场、绿化带、停车场……如今,在汉滨各搬迁安置点,随着搬迁群众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迈入市场化,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汉滨搬迁后续扶持管理服务工作也如同源头活水更加具有生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