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规模化高粱种植产能提升项目迎来关键节点——一批代表现代农业科技力量的智能喷灌机正式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设备交接,更是城关镇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的生动实践。
精密部署,筑牢项目根基
自项目立项伊始,城关镇党委、政府便将其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来抓。为确保项目高质高效推进,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法规,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程序,精准遴选出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优质供应商,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真正惠及于民。
精准选型,匹配本土需求
为精准对接我镇的土壤特性、作物结构和水资源现状,确保设备实用、管用、好用,工作小组组织考察团赴设备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核验。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设备的灌溉覆盖半径、节水效能、地形适应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等核心指标进行了多轮论证,最终精心选定了16台(包括14台75-400型及2台90-330型)性能卓越的绞盘式喷灌机,满足了城关镇4800亩集中流转土地的灌溉需求。
精耕细作,保障高效运营
设备交付,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铁家伙”真正变成农民手中的“金锄头”,是项目成败的关键。交付仪式后,镇政府马不停蹄地组织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操作与维护培训。设备厂家的高级技术专家被邀请至田间地头,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日常保养及故障排除技能,为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精准赋能,擘画振兴蓝图
此批智能喷灌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城关镇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它们所带来的效益是多维且深远的:一是降本增效显著,自动化灌溉大幅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实现了“减人”与“节水”的双赢。二是提质增产可期,精准、均匀的灌溉模式,将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预计农作物亩均增产约5%,品质同步提升,直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激活集体动能,设备产权清晰归属于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嵌入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这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更拓宽了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增收渠道,实现了“集体增实力、农户得实惠”的良性循环。

城关镇副镇长刘宇飞表示:“交付是信任,更是责任。下一步,我们将建立长效的跟踪服务与运维保障机制,确保这批设备持续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智慧农业在城关镇的更多应用场景,持续为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之水,正通过崭新的喷灌系统,润泽着城关镇的广袤田野,也激荡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希望。一幅科技赋能、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供稿:常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