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刑警兄弟刘少杰

2025-11-21 16:23:42 来源:西部决策网

生活总是平平凡凡而又匆匆忙忙,抽时间看完了我刑警大队好兄弟刘少杰写的《大漠刑警》后,总想提笔为他写点什么,却总是因为工作上有太多琐事而打断。

刘少杰是我们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2008年的省考公务员,他当年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杀出来,笔试面试都以优异的成绩录取,最后如愿以偿分配到了刑警大队。当时他是在四中队,跟着前辈们冲在侦查办案的第一线,那时的他有一头浓密黑发,身体壮实得像头牛,意气风发、精神十足。我当时在刑警大队情报信息中队,也就是后来的合成作战大队,时常配合责任区中队工作,完成大队各项工作任务。

2009年,那时候榆林刚刚经济腾飞,社会秩序混乱,治安状况不好。为了打击“两抢一盗”,大队领导经常安排刑警队员半夜三更着便衣、开便车满城区巡逻。记得有一次,冬天的黑夜寒风刺骨,我们从被窝里出来,带着参差不齐的武器装备,驾驶一辆无牌的便车就出发了。凌晨两点多,我们一组四人巡逻至天朝大酒店门口,睡意朦胧又人困马乏。突然一辆桑塔纳车把我们的车别停,我完全处于懵逼状态,紧接着车门被拉开,一个壮汉出现在我面前,拉着一根长长的洋镐把怒喝道:“警察,停车,接受检查”。我定睛一看是少杰时,惊讶万分。我没有想到这个刚刚大学毕业、文质彬彬的新警察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历练到如此强悍。原来是一场误会,少杰那一组不知道我们换车了,一直跟着我们这辆无牌车,以为我们是盗抢分子,准备直接盘查拿下。我们两组人正好一起到新楼下巷灵秀街吃夜市,这是我们那一代刑警人的老传统,我们有巡不完的夜、抓不完的人、办不完的案,也有吃不完的夜市……

后来我又多次见到少杰审讯犯罪嫌疑人。他的眼神如鹰一样犀利,很多犯罪嫌疑人都把头低下,不愿意直视他的眼睛。少杰审讯的语言像暴雨冰雹一样猛烈。犯罪嫌疑人的无理狡辩常常被他驳斥得体无完肤。有些犯罪嫌疑人甚至会发抖、流汗。但是我也见过少杰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犯罪嫌疑人真心实意认罪服法,深刻意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行,表示以后一定痛改前非。

少杰对违法犯罪分子无比痛恨,对群众却热情而耐心。少杰在刑警大队值班室接警的时候,会明确告知群众所报案事件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属于哪个部门管辖。如果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该由哪个单位管辖,法律依据在哪里都解释的清清楚楚,让群众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少杰在刑警队接处警十七年,零投诉。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2012年,我们分局从五中洼的老破小的院子,搬到了高新区的高大上的大楼。刑警大队驻扎在三楼和四楼,我们情报信息中队后来因为机构改革调整驻扎在了十五楼,且更名为合成作战大队。虽然我和少杰从此不在同一部门,也不在同一楼层,但是由于我们一起在刑侦战线上打拼多年,我们之间有浓浓的战友情,无法割舍。

少杰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爱应酬,很有个性。但是熟悉他的人会发现他其实也有很多爱好。他喜欢游泳,在黄河和大海里也能畅游无阻;他喜欢文学,经常写一些诗歌甚至文言文;他喜欢武术,分局后院的大沙袋经常被他踢打得梆梆作响。据他讲,他不抽烟的原因是觉得抽烟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不喝酒的原因是为了随时能开车,随时能办案,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不打牌、不爱应酬的原因其实还是工作太忙且太累。

因此,少杰来我们十五楼合成作战大队办理业务,我会给他泡一杯好茶,我们喝茶聊天,回忆我们以前一起在刑警队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少杰多次流露过要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想法。其实我知道,少杰出生于警察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佳县公安局的民警,应该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少杰一直深深热爱警察这个职业,所以他有创作一部长篇侦破小说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去年,少杰终于出版了榆林公安史上第一部长篇侦破小说《大漠刑警》,对我们榆阳公安进行了正面宣传,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我看完《大漠刑警》,我内心是相当震撼的,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用心撰写一本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小说,能够把常用的法律知识巧妙穿插其中,确实不容易。《大漠刑警》中的角色在现实中都有原型,且其故事情节没有故设悬念,没有故弄玄虚,而是无限接近于真实的刑事侦查工作,相当于一本刑警工作日志。真实性才是《大漠刑警》显著区别于其他侦破小说的地方。

当今的社会,人心略显浮躁,多元价值观并存。而《大漠刑警》中的警察形象内心澄澈干净,雷打不动坚守底线和原则,对公安工作无比热爱,对警察荣誉十分珍惜。他们正直善良、爱憎分明,始终牢记入警誓言、不变入警初心,默默奋战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刑侦第一线,极力推荐大家看这本书。(作者:刘海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