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为一部大戏来——郝忠锋与《紫荆树下》的十年守望

2025-11-17 15:49:47 来源:西部决策网

商州的风,吹过紫荆村的古木,也吹过郝忠锋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于他而言,人生没有旁骛,只为一部《紫荆树下》而来的大戏,这部承载着家风密码与文化初心的大戏,早已刻进他的骨血,成为生命的全部注脚。

20251117155244996-99-dca2a.jpg_scale.jpg

2013年的那个春天,时任商州区文化馆馆长的郝忠锋,在紫荆村的老槐树下,听老人细说“三贤哭荆”的往事。“家和则树荣,家离则树枯”的箴言,像一粒火种,点燃了他的文化热忱。他深知,“家和万事兴”的家风,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基因,而这则民间故事,正是传递这份内核的绝佳载体。于是,他踏遍紫荆村和张峪沟里的沟沟壑壑,收集散落的细节,揣摩人物的悲欢,两个多月日夜不眠,终于让《紫荆树下》的剧本初稿在纸页间绽放。

20251117161359823-17-67323.jpg_scale.jpg

为了让这部戏登上舞台,郝忠锋赌上了全部身家。180万借贷担保,180多万人情赊账,三百六十万的债务,将原本殷实的家庭拖入困顿。亲友的劝阻、旁人的质疑、生活的重压,都没能撼动他半分——在他心中,这部戏不是普通的文艺作品,而是传承家风文化的火种,绝不能熄灭。2016年,在商州区委,政府,宣传和文化旅游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紫荆树下》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2017年,参加陕西第八届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编剧奖,导演等多项大奖,成为商州首部摘得省级最高艺术荣誉的作品。那一刻,所有的辛酸与疲惫,都化作了眼底的泪光与心中的笃定。

20251117161751359-34-14d98.jpg_scale.jpg

退休后的郝忠锋,没有选择安享晚年,反而向着更难的路走去。2020年注册陕西丹曲文化传媒公司又遭三年疫情,绝境之中,他从未想过放弃。“要让《紫荆树下》活下来,还要让它走得更远!”抱着这份执念,他力主将商洛花鼓戏移植为秦腔,让“家和万事兴”的旋律传遍三秦大地。最艰难时,他甚至想预支退休金、丧葬费,只为给戏“续命”——他怕的不是负债累累,而是怕老祖宗的家风智慧,在他手中断了传承。

20251117161902392-23-15061.jpg

封闭排练室里,他逐字逐句抠唱词,一招一式磨动作,把“兄友弟恭、邻里和睦”的家风内涵,融进每一段唱腔、每一个身段;丹曲大舞台上,他带着剧团走进校园、深入乡村,让孩子们在唱腔中懂孝悌,让老人们在剧情中忆家风。《紫荆树下》不再是台上的戏,更成了流动的家风课堂,让“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2025年10月,秦腔版《紫荆树下》成功首演。当雄浑激昂的秦腔唱响“三贤哭荆”的故事,当“家和”的念白穿透剧场,台下掌声雷动,热泪盈眶。这部凝聚了郝忠锋十年心血的大戏,终于以更磅礴的姿态,将家风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如今,郝忠锋的鬓角已染霜,债务尚未完全还清,但他眼中的光依旧炽热。他的人生,只为一部大戏而来,这部戏,却为传承千年家风而生。郝忠锋用十年赤诚证明,真正的坚守,是为心中的信念倾其所有;真正的文化传承,是用一生的执着,让优秀的家风文脉,在岁月中生生不息,在传唱中薪火相传。(供稿:武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