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产业公司:向“新”发力,逐“绿”前行

2025-11-14 12:24:10 来源:西部决策网

近年来,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始终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通过技术革新、循环利用、节能改造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特色发展之路。

20251114122451787-75-e8425.jpg

技术革新,让维修过程“绿色化”

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彰显出公司低碳转型的跃动曲线,推动传统产业打开新空间、焕发新活力。中心深知,传统维修模式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痛点是绿色发展的阻碍。为此,中心组建专项技术团队,通过引入超声波清洗、激光熔覆等先进工艺,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清洗和电弧焊接,不仅使设备维修精度提升30%,更减少了90%的有害气体排放和80%的废水产生。

在支架车间,曾经刺鼻的油漆味已被环保水性涂料的淡淡清香取代。“我们采用的水性涂料VOCs排放量仅为传统油性涂料的1/5,且干燥速度提升两倍,既保护了工人健康,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支架车间经理刘德珩指着喷漆生产线介绍道。截至目前,维修中心已累计投入700余万元用于绿色技术升级,年减少污染物排放超200吨。

20251114122505756-22-579c3.jpg

循环利用,让废旧设备“焕新生”

“变废为宝”是维修中心践行绿色发展的另一张王牌。针对煤矿设备更新换代产生的大量废旧零部件,中心建立了“回收—检测—修复—再利用”的全链条循环体系。通过无损检测、性能恢复等技术,使废旧液压元件、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再利用率达到75%以上,每年可节约原材料成本超400万元。

在喷砂喷漆车间,从矿方运来不久的刮板输送机链条正在进行“重生”加工。经过去锈、探伤、强化处理后,这些链条将以不低于新品的性能重新投入井下使用。““仅这一项,每年就能减少钢砂消耗约200吨,相当于种植30棵树。”中心物资管理部谢晓鹏算了一笔生态账。这种“吃干榨净”的循环模式,让绿色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节能改造,让生产运营“低耗化”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维修中心以系统性思维推进节能改造,构建全流程低耗运营模式。在设备清洗环节,自主研制的清洗机械臂——“铁臂洗刷刷”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往人工清洗煤泥,不仅效率低下,且耗水量巨大,每清洗一台支架需用水近30吨。清洗机械臂投入使用后,通过精准控制高压喷头的角度与水压,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清洗,单台支架清洗耗水量降至12吨,节水率达60%。

“我们不仅要修好设备,更要守护好生态!让每一台设备的修复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一系列“微改革”汇聚成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接下来,中心将继续探索绿色维修新路径,从技术创新到循环利用,从节能改造到理念升级,以绿色为笔,在产业转型的画卷上勾勒出动人的生态图景,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绿色力量”。(供稿:柴建  张江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