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煤矿建设的进程中,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最终成效。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安装六队始终将班组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推动班组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为矿井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优化管理架构,筑牢班组建设根基
面对综采设备安装任务日益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安装六队率先在管理架构上寻求突破。根据设备安装工艺流程特点,将全队划分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六个专业化班组,每个班组配备具备五年以上现场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班组长。
为打破传统“各自为战”的管理壁垒,队内建立了“班组长每日例会”制度。每天开工前,各班组负责人集中召开十分钟短会,通报当日作业计划、确认工序衔接节点、预判潜在风险点。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以往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窝工、返工等问题,使各班组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实现了高效协同运转。
在垛架检修的项目中,该区队班组通过每日例会提前制定“分段检修、现场组装”方案,合理规划设备检修顺序,最终将原本需要五天的检修任务压缩至三天完成,展现了专业化分工与高效协作的强大合力。
深化标准建设,提升班组执行效能
标准化是提升班组执行力的关键。为使标准真正落地生根,该区队各班组创新实施“三个一”学习机制:每日班前会学习一个标准工序,每周开展一次标准实操演练,每月组织一次标准化知识考核。这种持续强化的学习模式,让标准化作业理念深入每位职工心中。新职工小李深有感触:“有了这套标准,就像有了‘导航仪’,再复杂的安装流程也能快速掌握。”
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队内建立了“班组质量追溯系统”,为每个安装环节建立电子档案,实现质量问题的精准追溯。这一系统运行以来,安装作业的一次合格率从之前的92%提升至98.6%。
创新培养机制,激发班组内生动力
人才是班组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安装六队构建了“三级技能提升体系”,为不同层级的职工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对新入职职工实施“导师带徒”制度,为其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一对一”指导;对成熟技工开展“多能工”培养,鼓励跨工序学习;对技术骨干则提供外出培训机会,学习行业前沿技术。
为激发创新活力,队内设立了“班组创新基金”,鼓励职工围绕安装工艺、工装改进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人才培养方面,队内定期举办“技能擂台赛”,设立“安装能手”“质量标兵”等荣誉,并将竞赛结果与绩效奖励、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这种“以赛促学、以奖促优”的机制,在班组中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强化安全保障,构建班组防护体系
安全是班组管理的生命线。安装六队赋予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的充分权限。每个班组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班前安全确认、班中安全巡查、班后安全总结。同时推行“安全隐患随手拍”制度,鼓励职工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
队内还建立了“班组安全积分”制度,将安全表现与班组绩效直接挂钩。这一制度实施以来,“三违”现象同比下降12%,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深刻转变。
通过系统化的班组建设,搬家中心安装六队不仅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更培养出了一支作风硬、技术精、善管理的班组队伍。他们的实践表明,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标准化作业、持续的人才培养和人性化的团队建设,是提升基层班组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为同类企业的班组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供稿:胡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