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采掘车间,智能化测试区格外醒目,标准化货架整齐划一,AI警示音与设备运转声交织成工业协奏曲。今年以来,车间以“智能+标准”双轮驱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装备升级、空间重构、安全警示管理三大攻坚行动,打造出安全型车间新标杆。
硬核装备筑屏障,智能防控保安全
“防滑、锁链、AI提醒——叉车作业缺一不可!”设备管理员王师傅指着加装防滑齿的货叉介绍。车间推行“三强制”筑牢转运安全防线:强制安装货叉防滑装置;强制启动AI警示系统,实时监测作业半径人员动态;强制捆绑不规则物体,锁链固定率纳入班组考核。“技防+制防”融合下,今年叉车碰撞事故为零。
在电气安全方面,车间打造智能化专用测试区,配置电机测试、电控箱模拟、电气元件测试三大核心平台,保障电气设备精准测试。为强化管理,测试区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电工班班长李海雄感慨:“以前测试不规范,谁都能参与,安全隐患大。现在专人测试,严格遵循规程,让人安心。”
此外,车间还同步改造摇臂测试区,增加人脸识别系统,安排专人测试。这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提升了车间电气安全水平,为生产作业稳定有序开展筑牢了安全防线。
空间重构促流畅,标准定制提效能
车间以科学的“三区”规划,推动空间布局迈向优化升级新高度。
测试区独立化成效显著,将电气测试与摇臂测试功能清晰分割,设立独立作业区域,如同为两项测试筑起“隔离墙”,避免了相互干扰,让工作人员能全身心投入,极大提升了测试的专业性。仓储区实施模块化管理,依据配件特性精准设置9个标准化称重货架,推行“一箱一架、定置管理”模式。配件从领用到归库,每一环节都清晰可查、高效有序,仿佛为配件打造了专属的“有序家园”。作业区追求流畅化,为每台在修设备配备专属检修平台及配套物料存放架,减少了作业交叉,降低了安全风险。
细节之处见真章。车间特别设置了螺栓专用存放架,将不同规格的螺栓分类盛放于贴有明确标签的物料盒中,一目了然,取用便捷,从细微处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安全警示强意识,细节管控固根基
车间将安全文化具象化为“看得见的警示”,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人员管理上,配备统一制式参观马甲与专属参观证,通过鲜明标识清晰区分内部员工与外来人员,既方便现场安全管控,又直观提升车间规范化形象。应急保障方面,合理设置安全帽柜与医疗箱柜,确保应急物资定点存放、触手可及,为突发情况处置争取时间。在工具管理上,对所有工具柜开展彻底整理、清洁与定置工作,让每一件工具都有固定位置,摆放井然有序且标识清晰,实现取用快捷又安全。同时,全面更新、增补各类安全标识标牌,覆盖设备操作、风险提示等场景,让安全提醒随处可见,将安全意识融入车间每一处细节。
从“人防”到“智防”,从“粗放”到“精益”,采掘车间正以标准化勾勒安全生产新面貌。(供稿:张建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