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高淳中专”)以“智慧赋能、人才强链”为理念,积极探索“养产销”融合的全链条涉农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以高淳区为例,尽管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但长期以来却面临养殖技术人才断层、加工环节人才不足等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反映出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上的不足。
理念创新:确立“养-产-销”全链育人新方向
高淳中专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区域产业特征和学校定位,率先提出“养—产—销”全链条涉农人才培养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全产业链上的综合能力提升,旨在培养既懂养殖技术、又会生产加工,还能进行电商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国家战略驱动、区域产业导向、学校定位突围”的三维逻辑,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价值导向,推动农村中职校在办学方向上的改革与转变。
体系创新:打造三链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高淳中专以“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为逻辑主线,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三个维度,打造了产业与教育之间“三链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业链与专业链对接,学校优化了专业设置,形成了渔业农业生产、渔农产品加工、电商营销全链条涉农专业群,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链需求同步更新。
在岗位链与课程链转化方面,学校深入企业调研岗位需求,形成岗位能力清单,并据此设计岗课衔接的课程体系,开设了螃蟹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工艺、电商运营与直播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岗位技能。在教学链与创新链融合方面,学校构建了“六化三品四真”教学模式,通过真实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开发新技术,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这种“三链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生素养从技能单一到全链精通的能力跃升、产教关系从人才输入到技术反哺的双向共赢,及教育影响从区域实践到全省示范的辐射效应。
机制创新:建立高质量育人共同体
高淳中专遵循“以区办校、以产定教、以园融校”的原则,明确区政府、产业园区在办学价值导向中的主导权,以及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体角色。学校与高淳区政府深度联动,依托国家级南京市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学校—政府—园区—企业—行业”五位一体的高质量育人共同体,实现多方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
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序列化设计,学校建立了企业“准入—共生—退出”全流程机制,从源头规范合作标准、过程强化协同效能、动态优化参与主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保障的效度、厚度与优度。这种“产—地—校”共生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资源、产业资源、科研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了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实践成效:人才、产业、辐射三维突破
高淳中专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累计培养“养—产—销”全链条涉农人才万余名,超过60%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创业,形成了一支懂养殖、会加工、能运营的本土化人才队伍。其中有百余人成为“养—产—销”企业主,大批人才担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18项,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淳中专紧扣高淳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形成“养—产—销”全链条涉农专业群布局,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中职校,建成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2个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获批江苏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优质专业。截至目前,已经培育出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个市级创新优秀团队。
此外,高淳中专与企业共建高淳区智慧养殖技术研发中心,先后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监控的螃蟹养殖自增氧系统、鱼蟹共生智慧管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均已在全区推广,使螃蟹亩均产量大幅提升,养殖成本显著下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数百万元。学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牵头组建多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厂、电商直播点,并创新构建“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保底回收+电商销售”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带动农户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团队运营,“固城湖螃蟹”地理标志产品线上销售额逐年直线上升,带动全区线上销售额突破数亿元。
高淳中专的创新实践不仅在当地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示范辐射作用。项目实施期间,学校牵头苏皖两省多家企事业单位,组建水阳江职教集团,共同推动职教富民和乡村振兴。学校先后对全国多所院校开展“养—产—销”全链条的中职涉农人才群培养模式的宣讲和推广,得到充分认可。学校还与新疆伊宁第一职业高中、陕西省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等西部中职校建立东西协作人才培养共同体,输出全链条涉农人才培养模式。
高淳中专在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努力坚持三个方向,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是紧跟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适应全产业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的深度合作,以资源整合构建“产—地—校”共生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三是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高淳中专将继续探索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章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