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伴随着持续降雨,陕北地区气温急速下降,百里油区将迎来一年中最为严峻的“速冻”考验,面对这场关乎全年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战役,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不等不靠,迅速响应,精准施策,广大干部员工顶风雨、战低温,奋战一线,稳运行保安全,全面吹响了备战冬季“大考”的集结号。

进入10月份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已全面切换至“冬季模式”,本着“早预防、早落实、早安排、早实施”原则,按照冬季生产运行方案,科学研判、严密组织,持续优化《冬季生产运行保障措施》,积极克服低温等影响生产不利因素,提前做好连阴雨防备,切实做好入冬前各项生产准备,加强入冬前现场管理、注水管理和井筒管理,全力推进隐患自查自改、设备设施管理、冬供准备,冬防保温、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工作,全面打好油气生产过冬“准备仗”。
冬防保温工作是全面保障冬季生产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早在今年3月份,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就未雨绸缪启动了冬防保温工作,编制下发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厂冬防保温领导小组,根据各设备设施冬防要点和往年冬防保温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冬防保温工作任务清单,科学倒排运行大表,定责任人、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抢抓施工有利时期,加快冬防保温工作量实施,高质量组织落实加热设备检修、油水管线掩埋、井口包扎保温等“加衣保暖”措施。
冬季保供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作为长庆油田油气生产主战场,承担着宜川和清涧两地供气的重任。该厂总结往年冬供经验,遵循“及早预防、细致检查、提前发现、快速整改”原则,精心编制《2025冬季保供运行方案》,详细制定冬季保供措施,持续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以“措施增产、控降递减”为导向,结合气井分级分类管理方法,分析下步重点措施,降控老井递减的同时,优化组织协调,加快工作节奏,实行“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根据产量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上产措施。截至10月13日,采油一厂今年生产天然气3.75亿方,日产天然气196万方,最大调峰能力达206万方,为冬季保供备足“底气”。
正值油气上产的关键时期,寒潮没有熄灭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干部员工的上产热情。该厂侯市作业区加大油水井精细管理,修订完善《侯市作业区油水井管理细则》,目前共开展油水井措施技术帮扶8场次、技术措施提质增效讨论会2场次。高桥作业区逐步完善《冬季设备运行工作量计划表》、《月度设备管理检查表》等10多项管理措施,对现有1000余台(套)生产设备定期“体检”,对重点设备实行“双岗监查”制,设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达到“100%”。(供稿:封营库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