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高原写担当——陕煤地质工程科技公司“青藏新”能源勘探监理项目纪实

2025-10-15 16:58:07 来源:西部决策网

近年来,陕煤地质工程科技公司紧扣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以“挺进青藏新、拓疆显担当”的使命感,先后承接新疆准东五彩湾矿区四号露天矿Ⅱ期补充勘探工程监理项目、羌塘盆地夷泯曲地区油气地质勘查评价工程监理项目,在戈壁与高原的“双重考场”中,用专业与坚守书写能源报国的时代答卷。

20251015165919221-23-78eae.jpg

戈壁砺剑:项目全周期管控,铸就煤基勘探硬核标杆

一直以来,工程科技公司组织监理团队深入研读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将国家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工作标准,为项目实施锚定方向,把监理工作做成“能源安全的守护盾”。

新疆准东五彩湾矿区,戈壁浩瀚、风沙漫卷。这里冬季最低温达-35℃,夏季地表温度超70℃,极端温差与全年300天的风沙,让勘探作业如“在火与冰中穿行”。工程科技公司承接的准东五彩湾矿区四号露天矿Ⅱ期补充勘探工程监理项目,需在210天内完成18.41平方公里矿区的补充勘探,解决首采区高级资源量占比不足的痛点,更需统筹矿区基建与钻探工程的交叉作业,对监理团队的统筹能力提出了极致考验。

项目全周期管控,以“精细化”破局复杂工况。开工阶段逐台核验200余台钻探设备的技术参数并建档留痕,同步严格审核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与安全培训记录,确保队伍“专业起步”;项目强化井控风险预判,配备防爆消防设备、构建地质结构稳定性监测系统、完善井口防护及坍塌预警装置,有效应对复杂地质风险;同时统筹物资运输与通信保障,确保关键工序高效衔接;在完井阶段,严抓装置安装质量与验收标准,更督导施工方彻底清理工业废料、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恢复原始地貌,实现“勘探一行、绿一片土”。

210天里,监理日志的封面凝结过细碎冰霜,内页被雨水晕染过痕迹,雪粒嵌进装订线,纸张被安全帽压出卷皱——这些“戈壁印记”,最终换来了4000万吨级产能升级的勘探数据精准、施工零事故的“硬核答卷”。

高原淬炼:技术攻坚,书写油气勘探绿色答卷

羌塘盆地位于藏北高原,平均海拔超4500米,高寒、缺氧、天气多变、通信不畅的环境,让常规作业举步维艰。但这里蕴藏着超50亿吨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油气资源接续的“战略后备基地”。2024年5月15日,工程科技公司承揽的羌塘盆地夷泯曲地区油气地质勘查评价工程监理项目开工,工程科技人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挺进青藏线的坚守与担当。

公司迅速组建项目监理部,深入剖析技术要点,组织团队研习《钻井工程现场监督与质量控制规范》等行业标准;针对高海拔环境,购置便捷型制氧设备和卫星电话,为团队履职提供保障。

施工期间,监理工作全程“严”字当头。在开工审核中,逐台检查设备并登记,推动持证上岗与培训落实,为项目平稳起步奠基;下套管时全程监督指标,固井时严核查材料性能,保障井筒稳定性;在井控安全上,配备消防器材、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建设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可靠;在生态保护上,督促施工方保障通信与物资运输,完工后全面回收垃圾、恢复地貌,践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绿色理念。

181天的艰苦奋战,监理团队在藏北高原的风雪中坚守,用顽强的意志克服高寒缺氧、通信中断等困难,最终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在“青藏新”的广袤土地上,工程科技公司的勘探监理团队将继续前行——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将以更专业的技术、更严谨的态度让“挺进青藏新”的旗帜在戈壁与高原上高高飘扬,为国家能源动脉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供稿:王慧  杨思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