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期,受持续降雨影响,作为山区小镇,宝鸡市凤翔区姚家沟镇防汛工作进入最关键时期。该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以“查得细、转得快、防得严”为核心,组织镇村两级干部下沉一线,全力开展防汛隐患排查、重点人员转移与应急防范工作,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责任”守护家园。
“查”字当头,隐患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处”
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按照“一张网格管到底”机制,班子成员分片包保,带领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组成“防汛排查专班”,聚焦三类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
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全镇地质灾害点,实行“一人一点、一日多巡”,通过“看裂缝、测水位、查排水”,实时记录隐患点动态,设置警示围挡与监测标记,安排专人每天2次上报情况。
保障群众住房安全。重点排查老旧房、土坯房、靠山临沟房屋,逐户敲门检查墙体稳固性、屋顶防水情况,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住房“重点盯防”。截至目前,共排查房屋320余户。
确保公共设施和河道安全。检查村级泵站、蓄水池、排洪沟渠运行状况;对镇内主要河道、水库进行水位巡查监测,设置警戒标识1处,确保排水通畅、防洪安全。
“转”字为要,人员转移“应转尽转、安全有序”
坚持“生命至上、避险为要”,提前制定人员转移预案,确保险情来临前“快转移、稳安置”。
精准锁定转移对象。结合排查结果,将地质灾害点周边住户、低洼地段易涝户、隐患房屋居住户、防抢撤人员等列为“应转尽转”对象,逐户明确转移责任人、安置地点与联系方式。
高效组织转移行动。当上级部门发布预警后,各专班立即行动,通过“上门通知+帮搬物资+专车接送”的方式,鼓励群众投亲靠友或向村级安置点转移,共完成9户18名群众的转移工作。
贴心保障安置生活。为安置点群众准备被褥、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组织志愿者做好宣传解释,让转移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无一人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防”字兜底,应急防范“时刻在线、随时待命”
全镇上下紧绷防汛之弦,做实做细应急防范措施,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镇、村两级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镇防汛指挥部每日召开调度会,汇总排查、转移情况,实时对接气象、水利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与防汛提示。
备足应急物资。在镇、村两级储备抢险机械、沙袋、铁锹、雨衣、抽水泵、喇叭、卫星电话、泡面、饮用水等应急物资,建立物资台账,明确专人管理,确保应急时能快速调配。
组建抢险队伍。整合镇干部、村干部、党员、民兵力量,组建应急抢险队随时待命,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
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该镇将持续保持应急状态,动态优化排查与转移方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保障全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供稿:张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