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家湾煤炭公司机电维修队锅炉房班组,有这样一位职工,他的岗位与锅炉、管道相伴,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踏实和专注守护着整个矿区,他就是张航飞。
勤勉尽责,他是安全生产的“守护人”
张航飞从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已十年有余。经验丰富的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设备医生”。他常说,检修设备没有捷径,靠的是“五勤”:勤看、勤听、勤嗅、勤摸、勤动手,归根结底就是要“勤快”。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陕北的冬季严寒刺骨,供暖一旦出现异常,直接关系到矿区生产与职工生活。在张航飞看来,供暖异常就是命令,当发生故障时,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由于岗位特殊,他常常主动承担值班任务,确保供暖系统稳定运行。
安全是绝不妥协的底线。他严格要求班组成员按规程操作,带领班组深入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细则、双一流班组建设内容及公司安全手册等内容,通过考核巩固学习成果,使“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精技强能,他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张航飞深知,技术是基础,能力是关键。一直以来,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热情,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
针对原锅炉房上煤皮带磨损严重、维修频繁的难题,张航飞主动牵头进行技术改造。他带领班组职工,克服大修与改造同步进行的困难,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锅炉运煤皮带系统的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系统运行平稳,大大降低了磨损和故障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的技术革新远不止于此。从司炉工到技术骨干,他靠的是日常的积累与探索。上班时,他眼勤、手勤、腿更勤,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下班后,他自学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摸索。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能够一次次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初心不改,他是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张航飞常怀感恩之心。他总说:“是公司给了我成长的平台。”他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工作,把设备当朋友,把同事当家人,始终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锅炉房环境特殊,运行节奏紧张。记得有一次,1号炉出渣系统突发故障,当班的张航飞立即组织紧急停炉,带领同事调来备用泵,一边调整炉排转速,一边用长柄工具一点点把卡住的炉渣撬松。经过两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链条重新复位,设备恢复运行。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寒冬深夜抢修炉排卡壳;紧急排除除渣机故障,保障锅炉正常运行……每天下班前,他总要绕着设备间仔细巡检一遍,确认一切正常才安心离开。他说:“设备也有感情,你多关心它,它就听话不出事。”
“爱钻研、不服输、能吃苦”是工友对他的评价,“扎根煤海,初心不改”是他的执着追求。正是有众多像张航飞一样的韩家湾人,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汇聚成了企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供稿: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