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车间安全:人脸识别与3D打印技术筑牢生产防线

2025-09-30 16:16:59 来源:西部决策网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传统车间安全管理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近日,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电气车间率先引入加载实验台人脸识别系统,并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工业插座锁,以“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全方位、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为车间安全运行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人脸识别守关卡:加载实验台的智能准入屏障

加载实验台作为车间核心测试设备,其操作安全性直接关乎设备运行稳定与人员生命安全。以往依靠人工登记、钥匙交接的管理模式,存在权限模糊、追溯困难等隐患。为此,车间部署了高精度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实现了实验台操作的全流程智能管控。

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操作人员面部特征,与预存的授权人员信息库实时比对,只有权限匹配者才能启动设备。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每次操作的人员姓名、操作时间及实验参数,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台账。这一技术应用不仅杜绝了非授权人员违规操作的风险,还通过数据留痕实现了安全责任的精准追溯,让“谁操作、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到实处。

3D打印巧赋能:工业插座锁的定制化安全升级

电器上锁管理是生产运行的“安全线”。传统标准化插座锁虽然通用性强但适配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型号设备、特殊工位的安全防护需求。车间王景轩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采用3D打印技术,量身定制工业插座锁,破解了这一安全痛点。

利用3D建模软件,他根据不同工位插座的尺寸、接口类型及使用场景,精准设计锁具结构模型,通过工业级3D打印机快速打印出具备高强度、耐磨损特性的锁体部件。定制化插座锁不仅能完美适配各类插座,还增加了防误插、防松动设计,配合专属钥匙管理,有效防止了非作业时间的违规用电行为。3D打印的灵活性还让锁具迭代升级更高效,可根据生产调整随时优化设计,实现安全防护与生产需求的动态匹配。

双技融合筑防线:安全管理模式的智能化转型

人脸识别与3D打印技术的协同应用,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车间安全管理理念的全面革新。这两项技术分别从“人员行为管控”与“物防设施优化”两个维度发力,构建起“人防精准化、物防定制化”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防范”向“主动预防”转变。

在日常管理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插座锁的物理防护相结合,既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人员操作行为,又借助硬件设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些车间安全管理的创新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更彰显了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的长效价值。自两项技术投入使用以来,车间未发生一起因违规操作、违规用电导致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效率提升50%,为车间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种“技术+管理”的深度融合,让安全管理更具预见性、精准性,为车间筑起了一道“智能安全防护墙”。下一步,车间计划将扩大应用范围,通过加强智能化、定制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持续织密安全防护网络。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浪潮中,车间将始终以“科技兴安”为理念,让创新技术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神”,为高质量生产筑牢安全根基,让每一位劳动者在安全的环境中创造价值,让每一台设备在规范的管理下稳定运行。(供稿:王佩佩 王景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