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生梅同志用六十余载的坚守,在黄土高原上书写了一名党员的赤诚答卷。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地践行中,让“共产党员”四个字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作为一名党员,学习她的事迹,更能体会到她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的力量。
一句誓言,是一生的“军令状”
“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这是路生梅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承诺。从北京到佳县,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她从未因环境艰苦而退缩,从未因岁月流逝而褪色。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她背着药箱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着佳县的每一寸土地;在退休后,她拒绝城市的安逸,坚持免费义诊二十余年,只因“承诺了就要做到”。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的誓言不是一时的激情表达,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担当。作为党员,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使命,但岗位上的每一份职责、承诺过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践行誓言的考场。守住一句承诺,做好一件实事,就是对“共产党员”身份最朴素的诠释。
扎根群众,是最生动的“必修课”
在佳县,路生梅的名字是“健康”的代名词,更是“亲近”的象征。她懂方言、知民情,把患者当亲人,甚至自掏腰包为困难群众垫付药费。她常说:“医生离开病人,就像树离开土壤。”这份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她扎根基层的力量源泉。
这让我明白,党员的“根”永远在群众中。我们日常工作中,接待群众时多一份耐心,解决问题时多一份主动,遇到矛盾时多一份担当,就是在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用真心换真心,才能让党员身份在群众心中有分量。
坚守平凡,是最有力的“冲锋号”
路生梅的一生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却在平凡中透着伟大:她在油灯下钻研医术,让佳县有了第一个正规儿科;她退休后坚持坐诊,把家变成“诊室”,抽屉里塞满了患者的病历。她用六十多年的坚守证明: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这启示我们,党员的价值不在于岗位有多耀眼,而在于是否能在平凡中坚守。无论是在窗口服务、社区治理,还是田间地头,只要像路生梅那样,把每一项工作都做精做细,把每一份责任都扛牢扛实,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路生梅的事迹告诉我们,合格党员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守住初心、扎根群众、坚守平凡。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当以她为镜,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誓言,在服务群众中温暖人心,让“共产党员”的底色在平凡坚守中愈发鲜亮。(文/ 薛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