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南产业公司与曹家滩矿业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超大断面煤巷智能快速掘进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斩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仅实现神南产业公司省部级科技大奖“从0到1”的突破,更标志着我国煤矿智能掘进技术迈上新台阶。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向深部、复杂地质条件延伸,巷道断面需求增大,传统掘进依赖人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采煤快、掘进慢”成为行业“卡脖子”难题。曹家滩矿业作为现代化特大型矿井,同样面临这一世界性难题。其井下巷道断面积大,传统掘进方式循环进尺慢、施工人员多、安全风险高,严重制约了千万吨级工作面的正常接续。
“采煤快,掘进慢”的矛盾日益突出。“不解决掘进的问题,智能化采煤就等于被扼住了‘咽喉’。”项目负责人如是说。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曹家滩矿业主动牵头,联合神南产业公司及多家产学研合作单位,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此次获奖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成果。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和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了从技术研发、现场工业性试验到全过程应用验证。他们提供了真实的应用场景和一线数据,不断提出改进意见,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井下的“试金石”和“助推器”。神南产业公司作为设备安装、回撤与运维“主力铁军”,组织专人数十次下井跟班作业,毫米级校调、秒级响应,把每一道操作细节、每一处工况难点都写成“标准答案”,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行锁牢“安全阀”。
此外,高校科研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开发上提供了源头创新支撑,配套厂商则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上实现了突破。该项目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智慧,最终形成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工程应用—迭代优化”的全链条创新闭环。
项目在曹家滩煤矿应用成效显著,掘进效率大幅提升,化解了采掘接续难题,降低了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其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杆,可全国推广,更打破国外高端掘进装备技术垄断,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范例。(供稿:张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