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9月16日起,镇巴县巴庙镇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辖区内多条道路、临崖路段发生多处塌方、滑坡和淤泥堆积,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灾情就是命令,巴庙镇迅速响应、主动作为,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广大干部群众、公益岗和护路员,并调配大型抢险机械,全力以赴开展道路抢通保通工作。
闻汛而动,筑牢抢险救灾“桥头堡”
暴雨稍歇,巴庙镇立即启动道路交通抢险应急预案。一是党政主要领导分上下两片分赴一线指挥,带领联村领导、镇村干部、应急分队和地质监测员,迅速到达3个大型山体垮塌路段、13个中小型塌方点和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核查道路受损情况;二是全面掌握塌方点位、方量和阻断程度等信息后,明确“先主干、后支线,先抢通、后畅通”的原则,细化任务分工、人员调度和机械调配顺序,通过高效组织,确保抢险工作忙而不乱、有序推进。
协同作战,汇聚合力攻坚“强动能”
面对点多面广的灾情,巴庙镇迅速集结力量,形成抢险救灾强大合力。一是镇机关干部和村(社区)“两委”成员组成14支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二是快速动员31名护路员和12个机械操作手,投入挖机、铲车等大型机械12台,全力开展清障作业;三是60名公益岗人员认真履职,积极参与清淤和辅助工作。更令人感动的是,沿线群众自发携带工具,协助清理边沟、搬移落石,生动体现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精神,显著提高了抢通效率。
科学施策,打通保障民生“生命线”
注重方法策略,全力推进道路抢通进度。一是针对大型塌方体,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先清通路面,再逐步拓宽;对零星落石和淤泥路段,迅速组织人力清理;对路基受损区域,及时设置警示标志,保障人车通行安全。二是专人负责安全观察,密切监控边坡变化,防范次生灾害。在未完全畅通路段,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安排人员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安全通过。截至目前,巴庙镇主要干道已全部抢通,受阻村组道路也基本恢复通行,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和物资运输畅通。
下一步,巴庙镇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道路巡查和隐患排查,对临时抢通路段进行加固修复。同时,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供稿:赵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