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第25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矿山救护工)赛场传来捷报,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公司神南救护大队张义,以过硬实力斩获竞赛第一名,荣获冠军。从武警部队的橄榄绿,到矿山救援的“小橘红”,五年军旅生涯刻下的“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烙印,成为他从“三等功臣”迈向“全国技术尖兵”的力量源泉。

军旅熔炉:五年戎装炼就“硬核底色”
“那五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淬火期’。”回望2013年的选择,张义的眼神依旧坚定。彼时,他穿上军装加入武警北京市总队,从普通战士到班长,每一步都迈得“扎实”有力。服役期间,重大任务现场总有他冲锋的身影,急难险重面前从无退缩——正是这份果敢,让他斩获“个人三等功”,连续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十余次嘉奖见证着他的成长。

清晨的体能训练、深夜的应急演练、刻进骨子里的纪律要求,不仅练就了他“扛得住、顶得上”的身体素质,更磨出了他“不服输、能坚持”的韧劲。“责任不是口号,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底气。”这份在部队里读懂的“责任重量”,为他日后投身矿山救援埋下伏笔:无论穿军装还是救护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信念从未改变。
赛场亮剑:以军人血性拼出“技术能手”
2019年1月,脱下橄榄绿的张义,换上橙红色的矿山救护服,成为神南救护大队的一员。面对“井下救援”这一全新领域,他把训练场当战场,用军人标准给自己“加码”:别人练1小时,他咬牙练3小时;业务理论晦涩,他抱着专业书学到凌晨,笔记本记满密密麻麻的知识点;仪器操作不熟练,他反复拆解、组装,指尖磨出茧子也不停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2023年陕西省第二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是他记忆里最“痛”也最“燃”的一场硬仗。为备战,他天不亮就扎进体能训练,夜晚还在灯光下钻研理论。过矮巷科目中,膝盖反复摩擦地面,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但他的速度始终没慢一秒:“不能给队伍丢脸,更不能辜负自己的努力。”最终,他以综合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截至目前,张义已8次站上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矿山救援技能竞赛赛场,每一次亮相都交出亮眼答卷,用实力诠释“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
传帮带教:让“小橘红尖兵”遍地生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不仅是张义的人生信条,更是他作为四小队小队长的“带教准则”。他深知“传帮带”是延续救援精神的关键,结合部队管理经验与井下救援实际,创新推出“3+3”特色管理模式(互帮、互学、互教和夸奖、赞扬、奖励),用“双轮驱动”激活小队活力。在他的带动下,四小队在2024年拿下9次“以赛代练团体月度擂主”、年度“团体擂主”,更打破4×100米接力、氧气瓶互换、技术操作等多项队内“吉尼斯纪录”,成为大队里的“标杆小队”。而他带出的5名徒弟,如今已在各项救援任务中挑起大梁,又化身新的“传帮带”带头人,让“小橘红”的守护力量遍地生长。

从武警营地到矿山井下,从橄榄绿到“小橘红”,张义改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守护生命”的使命与“精益求精”的追求。他把每一份荣誉当作新起点,把矿山救援岗位当作“逆行冲锋”的舞台,用军人的坚韧、工匠的执着,在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小橘红尖兵”的绚丽华章。(供稿:马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