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没有文化基因,我们与野兽何异

2025-09-10 08:34:06 来源:西部决策网

图片

母亲扬手时,面粉的雪雾里浮起古老图腾——

太奶奶龟裂的掌纹拓在面团上,

外婆的呵气凝成面盆白霜,

她的指纹正捏塑尚未成形的未来。

三双女人的手在晨光中叠印,于兽性荒原竖起人形界碑。

这动作如此自然,自然到我们忘了:正是这千万次的扬手、揉捏、传递,在生存本能的泥沼上,垒起了区分人与兽的那道棱。文化基因就藏在这“自然”里,像界碑的基座,沉默却坚硬,支撑着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一切。

【味:从胃到心的距离】

动物的生存,是胃与猎物的直线距离。蜜蜂筑巢只为储蜜,蜘蛛结网只为捕虫,所有行为都精准指向“活下去”的本能,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高效,却也冰冷。

而人类的生存,总在本能之外,多绕出一段从胃到心的弯路。这弯路,是文化基因熬出的“味”。

当猿人将兽骨簪缝进文明脐带,当病儿喉间咽下第一口超越生存的肉——人类便以“多余”为祭刀,剜出野兽的心脏,填入会痛的星辰。同样是“住”,鸟搭窝只为遮风挡雨,人盖房子却要在梁上刻“平安”二字,在窗棂上雕出缠枝莲:这木石里藏的,是“愿家人安稳”的期盼,是超越“遮身”的精神栖居。同样是“食”,狼撕咬猎物只为果腹,人做饭却会记得“给晚归的人留一碗热汤”,会在除夕夜把饺子捏成元宝的形状:这烟火里裹的,是“牵挂”与“念想”,是跳出“饱腹”的情感联结。

这“多余”的滋味,让人类从“活着”里,嚼出了“生活”的回甘。

图片

【线:从秒针到纪年的刻度】

动物的时间,是秒针划过表盘的孤影。饿了就猎,困了就睡,发情了就交配,一切遵循生理时钟,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时间里,串不成连贯的故事。

而人类的时间,永远牵着两根线:一头拴着“过去”,一头系着“未来”。是文化基因织就了这根线,让每个“现在”都成为连接千年的绳结。

奶奶搅动粥锅的手腕,悬着太奶奶枯手传递的虚影;父亲加班时眼底的血丝,缠着尚未诞生的孙辈的笑声。文化基因是幽灵也是胚胎,让人类成为同时被亡魂与未生者牵线的木偶。太奶奶的粥方要“米泡半个钟,火温着煮”,不是因为这样更省粮,而是要让孙女在多年后,从稠粥的香气里认出“家”的形状;我们拼命工作说“要给孩子留个好前程”,不是为了基因的延续,而是想在尚未谋面的后代记忆里,刻下“有人为你努力过”的痕迹。

甚至吵架时脱口而出的“你这样不像咱家人”,潜台词里都是“我们这个群体,有自己的规矩”——这规矩,是线的节点,让每个“我”都记得自己是“我们”的一员,是时间长卷里的一个墨点。

【墙:从兽栏到圣殿的砖石】

若抽走这道界碑,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模样?

证券交易所回荡着猿猴的嘶叫,结婚证在交配后自动粉碎,墓志铭刻着“腐烂进度73%”——当文明退化成精密兽栏,连呻吟都带着算法精度。

这界碑从不是石头,而是刻在神经回路上的契约:它要野兽以克制为祭品,换得在意义神殿中行走的资格;它要凡人忍受传承的重负,换取在永恒之河投下倒影的权利。界碑之内没有神谕,只有凡人自封的加冕礼:用克制铸成王冠,拿传承锻出权杖,在兽骸堆积的荒原上,自立为“意义”的王。

它让我们在“自私”的本能之外,长出“分享”的柔软:原始部落分食猎物时,会给老弱留一份,不是因为“应该”,而是知道“今天帮他,明天他帮我”;它让我们在“暴躁”的冲动之上,压着“克制”的重量:市井吵架时说“算了算了”,不是懦弱,而是明白“争赢了理,输了情分”。

这墙,从来不是束缚,而是人类为自己筑起的“人”的模样——让我们既能撕咬猎物,也能为猎物立碑;既能赤裸生存,也能为生存写诗。

母亲掀开湿布,醒了两百万年的面团开始呼吸。

它记得草原妇人手心的汗碱,记得陶窑里第一缕麦香,此刻正以发酵的细语诵读文明宪章。

我们站在灶台前,左手接过兽骨磨成的权杖,右手捏塑尚未命名的界碑——这永恒的揉捏,便是人向兽永恒的抗辩。

而面粉的雪,永远落在蛮荒与文明的裂隙。那雪粒里藏着的,正是界碑的密码:有文化基因在,我们才不是丛林里的兽,而是能对着面团微笑、为未来揉面的人。(文/党双忍)

图片

《模因洞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告诉你一个全新的文明史观。“人”字,由一撇一捺合构。一撇为生物基因,一捺为文化基因,人类是“两因共舞”生成的“两因传奇”。2025年9月7日于磨香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