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发展征程中,有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平均年龄26岁,既有沉稳担当的“90后”骨干,也有活力四射的“00后”新锐,他们以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将青春热血融入检测事业,用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在机电设备检测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公司发展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青春齿轮”助力团队成长
走进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跃动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90后技术骨干与00后新锐组成的“齿轮组”,在“精”文化的轴心牵引下,紧密咬合、协同运转。班组建设如同精密的机械装配,将个人专长转化为集体动能,让每位成员都成为推动团队前进的重要齿轮。
技术传承是团队成长的润滑油。每当新设备入驻实验室时,总能看到老员工带着年轻人拆解设备、研究原理的身影。在引入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时,92年的张文蛟化身“齿轮轴心”,白天带领团队调试设备,晚上整理操作手册。新入职的00后王茂宇,起初面对复杂的仪器操作手足无措,在前辈们“一对一”的传帮带中,逐渐掌握设备原理,如今已能独立完成精密检测任务。这种“老带新”的齿轮传动模式,让技术经验在班组内高效流转,也让新成员迅速融入集体。
团队建设活动则是增强齿轮契合度的润滑剂。团支部精心策划的“检测技能大比武”,将理论考试与实操竞赛巧妙结合。在模拟液压支架立柱检测环节,青年们分组协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记录,每个环节都展现出高度的默契。活动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复盘讨论,碰撞出许多优化检测流程的新思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技能,更让成员间的配合如同精密齿轮般严丝合缝。
“攻坚千斤顶”撑起业务重担
面对繁重的检测任务,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青年班组化身为坚固的千斤顶,凭借顽强的毅力与精湛的技术,扛起一项项艰巨任务,为企业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面对张家峁矿业公司3.6m液压支架117台无损探伤的紧急任务,班组迅速成立“青年突击队”。23天的连续奋战,如同千斤顶的一次次精准发力,团队成员克服工期紧、环境差等困难,累计工作3864小时。检测过程中,他们采用“人休机不休”的轮班制,在狭窄的支架空间内,手持探伤仪一寸寸扫查焊缝。有位成员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腰部疼痛难忍,却只是贴上膏药稍作休息便重返岗位。最终,团队不仅提前完成任务,还发现23处潜在安全隐患,为矿方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攻克技术难题时,班组同样展现出千斤顶般的强大力量。针对国标对立柱检测要求不明确的问题,团队主动担当,开展大量实验研究。他们如同千斤顶般不断加压探索,收集不同工况下的检测数据,经过半年的努力,编制出企业内部检测标准,并荣获产业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解决了行业难题,更提升了团队在检测领域的话语权。
“奉献光谱仪”闪耀奋斗征程
在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奉献精神如同光谱仪,将青春的光芒分解成无数温暖的色彩,照亮团队前行的道路,也为公司发展增添绚丽色彩。
日常工作中,奉献是永不熄灭的光芒。每逢节假日,实验室里依然能看到青年们忙碌的身影。有两名成员为完成紧急检测任务,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女员工们克服体力上的劣势,主动承担数据整理、报告编写等繁琐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他们如同光谱仪中的不同色光,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汇聚成团队奉献的绚丽色彩。
“品牌放大镜”彰显团队风采
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青年班组犹如放大镜,将团队的专业能力、服务品质和精神风貌不断放大,在行业内外树立起耀眼的品牌形象。
技术服务是品牌的核心聚焦点。团队始终以“服务精益、设备精准、技术精湛、数据精确”的“精”文化为准则,对每一次检测都精益求精。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团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所有项目均评定为“满意”。他们如同放大镜般,将每一个检测数据、每一份检测报告都打磨得无可挑剔,用专业赢得客户信赖。
从青春齿轮的协同运转,到创新显微镜的精准洞察;从攻坚千斤顶的坚实支撑,到奉献光谱仪的温暖照耀,再到品牌放大镜的精彩呈现,榆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机电设备检测实验室青年班组,正以青春之名书写奋斗华章,用团队之力铸就检测辉煌。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心怀梦想、携手同行,定能在检测事业的征途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更多属于青春与团队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