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当县站儿巷镇:激活乡村文明 “一池春水”

2025-08-26 22:52:14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帅华锋  通讯员 何欣)在嘉陵江畔的站儿巷镇,一场以群众需求为圆心的文明实践创新正生动铺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文化滋养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紧密串联,让文明化作幸福食堂的热粥、社区书房的书香、邻里议事的笑语,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落地生根,成为城市温暖生长的鲜活注脚。

融入式关怀,温情脉脉传递民生温度

群众满意,是文明实践最根本的标尺。近年来,站儿巷镇跳出“就实践抓实践”的思维,以“+”字为桥,将文明实践与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文化生活等群众最关心的事深度融合。从“实践所+幸福食堂”解决五保老人吃饭难,到“实践站+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再到“实践点+民事直说”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每一项创新都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每一次升级都聚焦群众的真实感受。

大山村深耕“新时代文明实践+”,把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满意度更高。在站儿巷镇管江河村的幸福食堂,72岁的王建忠端着刚盛好的热粥,和老邻居们围坐说笑;南坪村民事直说会上,群众们正你一言我一语,为村级绿化改造方案出主意,气氛热烈又暖心。

浸润式育人,润物无声滋养日常文明新风

晨曦初露,阳光洒落在站儿巷社区的农家书屋。退休教师严阿姨步入书房,暖黄灯光下,她在书架间挑选着新上架的散文选集。它以“家门口的图书馆”之姿,重新定义阅读的温度,让书香融入居民的15分钟生活圈,为市民打造便捷的精神家园。

社区的文明建设不止于书香氛围营造,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文化体育等多元服务构建成“实践平台+阵地资源”的立体网络,让每月一主题的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

精准化服务,细致入微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老人的药送上门了,再也不用发愁出门买药!” 这源于县文明实践中心的 “点单、派单、接单、评单” 云平台服务链。群众通过 “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 为独居老人点出代买药品需求,村级后台 10 分钟内接单响应,20 分钟内派单给志愿者,工作人员跟踪药品购买、配送全流程,1 小时内将药品送到老人手中。闭环式服务如精密齿轮,让 “群众点单 - 志愿接单” 的响应速度刷新基层治理效率。

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义剪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惠民服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休息点;在爱心托管班上,小学生用粉笔临摹“友善”时,志愿者会俯身指点笔画“撇捺要像人帮人时张开的手臂。”这些细微处的文明实践,让“有需求找志愿”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

站儿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继续以这样的 “民生温度” 传递 “文明力度”,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流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文明之花在基层沃土上持续绽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