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安静的考场里,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作答声。“请简述移变列车安装的作业流程、作业风险、风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电工老李仔细回想作业规范,检查答题是否还有遗漏。这是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首期“技能保安”安全培训结业考试现场,中心利用生产空闲期,以一场覆盖全员、直击要害的“技能保安”大培训为契机,将安全管理从理念纵深推向实践,为煤矿安装回撤高风险作业锻造钢筋铁骨。
精准滴灌,让安全技能“长”在岗位上
井下顶板压力、车辆视觉盲区、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复杂环境,以泛泛而谈的“大水漫灌”式培训难解近渴。为此,中心“技能保安”培训亮出“真招实策”。中心量体裁衣,按岗施教,全体从业职工,依据车辆检修、特种车驾驶、液压支架操作、安装回撤等7大核心工种,被精准划分。公共课由中心领导授课,筑牢法律法规、应急体系、红线意识的思想根基;专业课则交给一线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各区队技术骨干结合一线生产经验和现场痛点,补齐区队安全管理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
为检验培训成果,中心以考促用,结业考试摒弃纸上谈兵,按照工种设置试题,并将考核成绩与薪酬晋升硬挂钩,倒逼技能真提升、知识真入心。首期培训后数据显示,职工现场风险辨识准确率显著提升,隐患自主整改率大幅跃升,安全技能的种子正在各自岗位上生根发芽。
铁腕织网,将事故苗头“扼”在萌芽时
针对井下环境易催生的“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麻痹心态,中心将每周五固化为“安全警示日”,收集各生产单位安全警示教育视频,一线生产人员现身说法,让“安全五要诀”和“井下十不站位”要求真正刻入生产行动。
此外,中心将安全管理范围再扩展,针对零星工程、高风险作业及外围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中心执行无专职安检员全程盯防不施工、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未学透不进场、外委人员安全管理同标准同要求同考核等规定。井下,反光马甲和帽檐上的爆闪灯成为流动的警示标识;大型设备对位时,三色指挥棒清晰指引,确保指挥人员自身安全。今年以来,中心以“零容忍”态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百余次,排查整改隐患上千条,安全形势在深刻的反思与铁腕的治理中企稳向好。
科技赋能,为血肉之躯“铸”防护甲
在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今天,科技的力量正成为守护安全的新锐力量,中心向科技要安全、向创新要保障。针对大型特种设备操作盲区等问题,中心计划加装红外传感装置,紧盯车辆操作盲区,高频指挥哨穿透设备轰鸣清晰传递指令。中心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实施安全技改。为视线不佳的铲板车加装盲区监测与自动报警系统。研发车辆异常状态下的自动制动装置,为司机加上“保险栓”。
依托“鹏云BI”智能平台,构建起覆盖全中心的“安全风险预警一张图”。井下人员定位、设备运行状态、环境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实时汇聚、智能分析,压缩隐患发现、处置、响应时间。自救器30秒盲戴考核,全员100%达标;透水、火灾、顶板事故等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中心将应急知识转化为关键时刻的保命技能。此外中心开展作业工序风险评估,制作车间四色图,覆盖所有关键岗位的标准作业流程视频,让抽象的安全规程变得可视可感、易学易用。
特种车驾驶室里,司机老张紧盯三色指挥棒,精准操控着方向盘,每一次转向都避开潜在的风险盲区;液压支架旁,安装工小王对照着“十不站位”口诀卡,反复确认顶板状况,才安全进入作业区域。班前会上,班组长带领全队齐声诵读“安全五要诀”的声音穿透晨曦……这些,正是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技能保安”培训结出的果实。中心全体从业职工正把“我能保安”的责任担当,熔铸进每一次标准操作和风险预判,中心继续以铁的决心和实的行动,续写安全新篇章。(供稿:郑艳/文 薛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