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池乡上河村的广袤田野上,汤彩英蹇跃林夫妻将玉米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发展到惊人的1680余亩,成为当地村民眼中的“庄稼明星”、名副其实的“包谷王”……
“别人刷手机、睡懒觉时,他们就在地里除草、巡田。”这对“明星夫妻”,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硬是靠玉米种植闯出了一条农村致富路。
汗水浇灌千亩田
从“紧巴巴”到“富裕户”,千余亩玉米种植的背后是数不清的辛劳。春寒料峭中翻地播种,烈日炎炎下除草施肥,晨露未干时收割晾晒……
“玉米地里的活儿,没有捷径,就得靠脚底板丈量,靠双手去侍弄。”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土地的敬畏。
凭借科学管理和吃苦耐劳,玉米亩产稳步提升,销路越来越广,县内很多养殖合作社都与他签订购销协议,昔日的“紧巴巴”日子一去不复返,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裕户”。
按每亩保守1000斤产量估算,预计今年玉米产量将达160余万斤,除去种子、机械、人工等成本,纯收入逾70万元。
示范引领共致富
在他们的引领下,上河村掀起了玉米种植热潮。夫妇俩毫无保留分享种植经验,从选种、施肥到田间管理,手把手教,主动联系种子供应商和收购商。如今,村里种植玉米上百亩的农户达10余户,成片玉米林成为上河村一道靓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他们还与村上发展生猪、蛋鸡养殖农户达成合作协议,形成“玉米种植—生猪养殖—鸡粪猪粪还田”的循环链。目前,全村生猪养殖近500头、蛋鸡养殖3000多只,既消化了本地玉米,又为养殖户提供可靠的玉米饲料。
什么种子收成高且适宜当地土壤,什么肥料利于增加收成,凭借多年种植经验,汤彩英在县城办起了鑫盛农资店,专门销售适宜两当土地的农业生产资料,因价格优、讲诚信、服务好,生意日渐红火。
付出还远不止于此,在房前屋后、田边、路边发展中蜂养殖180余箱、肉牛养殖7头,增收渠道愈加宽广。
合作社里“稳饭碗”
汤彩英成立的“两当县彩英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吸纳本村劳动力的重要平台。从春播到秋收,常年雇佣留守劳动力和困难家庭成员,让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跟着彩英姐夫妇干活,每天能挣1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孟晓晓的喜悦溢于言表。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合作社提供务工岗位50余个,发放务工费20余万元,带动20多户家庭年均增收过万。
为高效发展农业种植,他们成立了两当县跃盛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播种到收获,购买大大小小机械30余台,不仅方便自己,也帮助周边农户春耕秋获,更为当地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埋头苦干勤思考
汤彩英夫妻不仅埋头苦干,还紧跟县上的发展思路。这不,只要县上举办有机农业的讲座、讲堂,都会一堂不落,还主动参加外地学习考察。
找到他们时,正在手机上学习有机农业的知识。“发展有机农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农作物效益的最好机遇,现在正酝酿合适的地块,准备向有机农业进军”,他们满怀信心的说道。
汤彩英蹇跃林夫妻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和十足的干劲,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也成为引领乡邻致富的“领头雁”,更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供稿:左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