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关键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陕煤地质一九四公司作为富平、白水县地质灾害“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派驻地质灾害小组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压实责任、科技赋能、高效响应,推动防灾关口前移,全力保障两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数据赋能,压实“人防”责任链条
坚持“责任落实、预案完善、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六个到位。一是压实“五个到人”责任链,确保监测、巡查、预警、转移、安置责任落实到人;二是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信息“零延迟”。三是协助两县政府积极开展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截至目前,在富平、白水共开展地质灾害培训21场次,参与人数1600余人;宣传工作35场次,发放资料2700余份;应急演练120场次,参演6000余人;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全覆盖。
科技赋能,构建“技防”智慧防线
构建“天-地-空”立体监测网,一是运用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拍、普适型监测仪器、专业级监测站点,对风险区域进行宏观变形态势感知,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掌控。
实现预警响应“叫醒叫应”,一是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机制,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和“地灾APP”,实现预警直达村组责任人;二是落实“三查三报”机制(汛期三查、每日三报);三是利用“地灾APP”开展现场排查,累计巡查172次。
高效响应,凸显技术支撑实效
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强降雨时撤离、隐患点异常时撤离、险情不明时撤离。一是建立数字化地质灾害“四色”台账、“两卡一案”实行“台账化+闭环式”管理,实现“排查-上报-研判-处置-核销”的线上闭环管理,确保每一处风险都可查、可控、可追溯。二是部门联动,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24小时数据共享与会商机制,为地方政府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技术决策支持;三是应急排查,确保灾情第一时间科学处置。依托精准的预警信息及“123预警响应”机制,叫醒叫应;提前转移群众16人,细化避险预案,明确撤离路线、安置点,建立管理台账,严防人员回流,有效规避险情,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正值防汛“大考”的关键时刻,一九四公司地质灾害小组将持续保持“半夜惊醒”的警觉,以“五早五防”为抓手,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供稿:邢政 图/陈绍三 马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