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上,队列操练的脚步声铿锵有力;模拟巷道内,演练的身影穿梭如箭;装备库里,手指在仪器按钮上翻飞如舞……
在韩家湾煤炭公司救护中队,处处能感受到这支队伍“时刻准备着”的战斗状态。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淬炼技能,以精良的装备武装自身,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将自己打造成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救援尖兵。
在千锤百炼中磨硬本领
“报告!发现‘被困人员’,生命体征平稳,准备实施转运!”模拟救援现场,队员方尚斌双手稳稳托住担架边缘,与队友配合着将“伤员”精准移入担架。
为了让技能贴合实战,他们把训练场当“战场”,模拟演练各种复杂场景。有时是漆黑狭窄的巷道里开展破拆作业,队员们在仅容一人通过的空间里,凭着手电筒的微光操作液压剪,确保不碰坏周围支护;有时是高温浓烟环境下的搜救,队员们穿着厚重的隔热服,背着十几公斤的呼吸装置,循着微弱的呼救声摸索前行。一次次模拟演练,让这支队伍应急能力水平快速提升。
每月三次的技能考核更是“硬核”——从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深度是否标准,到自救器的佩戴时间是否控制在20秒内;从绳结的打法是否牢固实用,到对各种救援仪器的故障排除是否迅速准确,每一项都有严格的标准。
“技能多练一分,救援时就多一分底气,被困人员就多一分希望。”救护中队队长惠晓建这样说道。
用精良设备夯实救援底气
装备库里,一排排救援设备摆放得整整齐齐,从正压氧气呼吸器、隔绝式自救器,到液压救援顶杆、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每一件都擦得锃亮,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为了让队员熟练掌握各类装备,救护中队制定了详细的装备培训计划,每周都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队员们拆卸、组装、调试设备,不仅要会用,还要懂原理、能维修。针对新配备的救援设备,还邀请厂家人员来做专题培训,从设备的操作方法到数据解读,不放过一处细节,直到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
除了日常的维护和培训,队员们还会根据不同的救援场景,提前做好装备的组合搭配。在应对汛期时,将装备提前备好备足,确保接到指令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装备集结。
“精良的装备加上熟练地操作,才能在救援中发挥最大作用。”负责库房装备管理的冯勤说,“每次救援任务完成后,都第一时间对装备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下次使用时万无一失。”(供稿:张波 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