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农妇乔小燕的编织传奇

2025-08-13 22:56:03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在两当县鱼池乡下滩村晨曦的温柔笼罩中,总有一个身影在屋檐下凝神劳作。聋哑农妇乔小燕的手指在五彩线团间灵巧穿梭,一根钩针仿佛是她与这世界对话的笔,在无声世界里勾勒着斑斓画卷,也以她感人的行动讲述着一名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命运曾对乔小燕格外吝啬,幼年一场高烧,卷走了她聆听鸟鸣与人声的权利,然而困厄未能浇灭她眼中的倔强火苗。

十五年光阴流转,这位曾被乡邻断言“这娃这辈子难了”的女子,不仅用针线撑起了自己的家,更悄然带活了整个村子的半边天。

无声世界,针线为歌

十五年前,集市上偶见的手工编织坐垫,针脚细密藏巧思,瞬间点燃了她沉寂的心。回家后,她翻出母亲纳鞋底的旧线,削尖筷子当针,对照着褪色画报,笨拙而执拗地开始探索这门无声的艺术。最初的日子,每一步都如同跋涉泥泞。线团在指间顽皮溜走,针尖在手上刻下密麻的“小星星”,一个简单杯垫需拆织反复十几日才勉强成形。

丈夫心疼她深夜灯下熬红的双眼,示意她放弃,但乔小燕却不停地摇头,这份坚持深深触动着家里的每个人。为了琢磨复杂花样,她无数次捧着样品,反复端详和临摹。当智能手机的微光照进这闭塞山村,她便如饥似渴地钻研视频教程。冬夜线冻如铁,她就把线团焐在怀里暖热再织;夏午汗湿手心,就在膝上垫块粗布继续钩织,一日终结,粗布早已浸透斑斑汗渍。

指尖生花,点亮一村灯火

十五载春秋寒暑,乔小燕的编织从生涩模仿蝶变为惊艳创造。她手下诞生的乡土精灵——憨态可掬的玩偶,几可乱真的钩织花束,渐渐从乡村集市走向更广阔天地。当城里人偶然邂逅这些“乡野宝藏”,订单便如溪流般汇来。针尖流淌的技艺,不仅稳稳支撑起小家生计,更托举起儿女求学的梦想。儿女归家时最爱依偎在母亲身旁做功课,那沉静编织的身影,是她心中“世上最安心的港湾”。

村中姐妹看着一个个漂亮精致的作品,无不羡慕与崇拜,也纷纷前来学习请教。乔小燕便在自家小院支起长桌,无法言语,她便以动作代讲解,将心血凝成的技艺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姐妹们学得慢,她就一遍遍执手相教,那指尖厚厚的茧子传递的温度,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如今的下滩村午后,树荫下常有一幅动人的图景:笑语伴着针影,一双双巧手正将线团织成希望,乔小燕的无声课堂,已然成为村庄最温暖的脉搏。

乔小燕的逆袭之路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一针一线在岁月深处的倔强行走。命运或许冷酷地关上了聆听的大门,她却用沉静的心光与带茧的指尖,在命运的幕布上亲手绣出了繁花似锦,身残志坚的故事更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2023年被评为“全县乡土人才”。下滩村的炊烟日日升起,钩针与丝线急速交织的节奏,是这片土地上奋斗者最动人的无声乐章,它以最朴素的方式宣告,生命纵有残缺,但只要心里有光,指尖有力量,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供稿:陈秋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