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噶尔盆地的暮色里
10多匹普氏野马踏着砾石奔跑
棕黄色的身影与戈壁融为一体
它们鬃毛直立,肌肉紧绷
——这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野生马种
曾一度消失于中国荒野
这是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奔跑的普氏野马(7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如今,900余匹普氏野马的嘶鸣
正在重写一个物种的“救赎史诗”
这是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普氏野马(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大脑袋、粗脖子
外形似家马
但额部无长毛
颈鬃短而直立
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
性格机警、善于奔跑
这是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拍摄的野马(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它原产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
气候变化、人为干扰、栖息地碎片化……
普氏野马一度野外绝迹
这是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普氏野马(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为拯救这一物种
1985年中国启动实施“野马返乡”计划
成立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引种进行保护、繁育和放归
11匹普氏野马迁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1986年12月摄)。新华社发
11匹普氏野马迁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1986年12月摄)。新华社发
栏养繁育-自然散放-种群恢复-野化放归
最新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900匹
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40年保护成绩斐然
随着普氏野马野生种群得以重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普氏野马的保护级别进行数次调整
野外灭绝-极度濒危-濒危
这是7月29日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拍摄的野马(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7月29日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拍摄的野马。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今日之野马
已非昔日离群的“孤驹”
它们“追风逐日”的身影
出现在了祁连山、大青山、贺兰山……
在当地生息繁衍
从“灭绝边缘”到“荒野驰骋”
种群规模逐步壮大
栖息地生态持续向好
这是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普氏野马(7月14日摄)。新华社发 张赫凡 摄
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程师张彦豹给普氏野马喂草料。(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不仅是一个物种的重生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记者:关俏俏、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