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韵瓷光:陈炉古镇景区的千年窑火与清凉夏日

2025-08-04 14:29:05 来源:西部决策网

千年窑火与清凉夏日。七月的阳光被绿荫筛过,碎成凉丝丝的光斑落在瓷片小路上。踩上去,千年陶瓷的碎片带着些微凉,顺着鞋底漫上来。眼前的窑洞院落藏在浓荫里,风一吹就漫出丝丝清爽。陈炉古镇景区偏在暑气蒸腾时,把千年光阴酿成了一院沁凉,像闯进了被绿荫裹住的清凉秘境。

瓷韵清凉:夏日古镇独有景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山峦,陈炉古镇景区从瓷韵中苏醒。沿着瓷片铺成的小径漫步,脚步踏出清脆的声响,作家贾平凹曾形容:“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这些由废弃瓷片铺就的道路,在夏日里格外清凉雅致,成为古镇最独特的“脚下艺术”。

远方的回响.jpgIMG_264IMG_265IMG_266IMG_267IMG_268

“罐罐垒墙”是陈炉古镇景区一绝。当地居民将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缺损陶瓷变废为宝,用一道道陶瓷罐罐垒砌院墙。这些墙壁没有人为涂抹的色彩,却自然和谐,完美体现了秦人的粗犷与豁达。夏日里,一朵朵紫色的鸢尾花从墙上的罐罐中探出头来,与周围的绿植相映成趣,远望整个古镇“层洞错杂宛花城”。

IMG_269 

古镇虽无内流河,却点缀着几座“别具韵味的桥”。三眼桥装饰着黑釉剔花瓷,陶公桥讲述着手工制瓷的故事,方泉桥则因旁侧的方泉得名。夏日的桥边绿树成荫,陶砖铺就的桥面带来丝丝凉意,成为游人休憩的好去处。

IMG_270IMG_271IMG_274

窑洞生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陈炉人的智慧在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依山而建的窑洞层层叠叠,“层层洞口琼云护,九岛三山向背斜”,远望宛如一座城堡。这些窑洞不仅是住所,更是制瓷作坊。窑洞的独特结构使其冬暖夏凉,成为抵御炎夏的天然屏障。

IMG_277IMG_278IMG_279 

de683b93720d6f5a91269e07bdeee7c.jpg7.jpg

匠心体验:与泥土对话的时光

来到这座千年瓷都,“亲手制陶”是不可或缺的体验。走进陶瓷作坊,在陶艺师傅的指导下,感受陶泥在指尖流转的奇妙触感。制作陶艺两手要求配合协调,力道恰到好处,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师傅的指导声中,旋转的陶盘带着思绪穿越千年。

IMG_285

在尝试拉坯的过程中,游客们常常弄得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是陶泥,相视而笑间,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种全情投入的体验,正是陈炉古镇景区最珍贵的礼物:在创造中感受快乐,在泥土里触摸永恒。

ba0e481db40932d325cbdcb4c7083d5.jpg拉坯1.jpg微信图片_20250528155023.jpg微信图片_20250503100747.jpg

夏日离城,不妨来到这座古镇。

漫步瓷片小路,触摸罐罐垒墙,

聆听千年瓷音,一探炉山不夜的究竟。

陈炉古镇景区的夏天,

是“泥土与火焰的传奇”,

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清凉邂逅。(供稿:刘敏 王喜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