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南产业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煤炭综合服务企业的时代坐标下,机电物资管理如何以确定性经营护航主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司用一份“质效双升”的成绩单给出了清晰答案:上半年,外委转自修新突破项目创效金额224.18万元,盘活资产1021.72万元,万元产值耗电量同比降低21.66%……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机电物资管理工作从“保障供应”向“价值创造”的深刻嬗变。
从“外包依赖”到“自修突围”
面对煤机装备大型化、智能化带来的维修成本激增,公司以“外委转自修”为突破口,打出降本组合拳。上半年累计完成28台套综采设备大(项)修,产值8.1亿元;外委申请金额同比下降21.74%,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通过3项关键技术攻关实现自修新突破,创效224.18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正在构建“维修质量大数据库”,对油缸、胶管等批量外委项目启动第三方检测,推动维修管理从“经验判断”走向“标准治理”。
从“被动保供”到“主动创效”
在需求萎缩与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下,物资管理以“精准计划+结构优化”实现逆势突围。上半年实际需求金额同比减少17.19%,折射出采购策略的主动调整。通过实施“动态库存池”机制,库存周转率提升30%,服务矿井回购设备等“沉睡资产”被重新激活。尤为亮眼的是,国产化替代完成369.16万元,对比进口配件采购成本直降100.27万元,供应链安全与成本管控实现双赢。
从“服役管理”到“价值运营”
针对7680台套服役后期设备及828台超期服役设备,该公司启动“设备健康度评估+残值运营”计划。上半年设备完好率保持96.15%,折旧专项资金执行率达71.9%,218台新设备到货即接入“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从采购、运维到退役的全周期价值追踪。后勤服务中心将创新加装电梯UPS应急电源,将设备安全延伸至民生领域,彰显“大机电”管理格局。
从“节支降耗”到“价值重构”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当下,该公司将供配电管理的逻辑从“节支降耗”升维为“价值重构”,打造“光伏+储能+交易”的能源价值网:上半年光伏发电量完成年度计划的58.34%,万元产值耗电量同比降低21.66%,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同步启动的“装备对标考察”锁定智能快掘、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为2026年折旧专项计划植入“未来基因”;11月将举办“外委转自修”专题评比活动,把降本增效经验升华为管理标准,推动业务管理从执行到标准输出的战略跨越。(供稿:宋拓)